一、父亲是非农孩子可以上农村户口吗?
不能,只能把孩子的户口寄托在父亲父母的名下,但终究不是农村户口。农村户籍制度管理严格,不是农村村民不允许把户口迁到农村,只能是跟着父亲或母亲,当然,如果孩子的母亲是农村户口的话,孩子是能够上农村户籍的,但如果孩子的父亲母亲皆非农,没有农村户籍,则不能把孩子的户口转回农村。
二、什么是非农村户口?
1 非农村户口是指在城市居住并注册户口的人口,与农村户口相对。2 在中国,户口分为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两种,非农村户口即指城市户口,是指在城市居住并注册户口的人口,包括城镇居民户口和非农业人口户口。3 与农村户口相对,非农村户口的人口通常享有更多的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资源,但也需要承担更高的生活成本和房价等压力。
三、农村户口是涉农还是非涉农?
农村户口广义的说是涉农,因为农村的户口,肯定和农村有关。涉农就是涉及农村。但一般说的涉农是指涉及农业生产生活各方面,比如涉农资金,就是用于农业生产资金,涉农贷款就是用于农业生产贷款,这么说来,农村户口就不算涉农,这个农是指农业。
四、农村户口迁到外省镇上是算农村户口还是非农村户口?
本村户口迁到外省镇上还是农村户口,户口性质和迁移地点没有关系,农转非是有条件的,农民进城也是农民工,迁移户口和转户口性质是两个概念,改变户口性质可以在不迁移时进行,迁移户口也有不是为改变户口性质的,绝对不能混淆了这是两个没有联系的过程。
五、宅基地是农村户口
宅基地是农村户口的一项重要权益
1. 什么是宅基地?
宅基地是指农村集体土地上划定出的供农村居民建造自己住房及其附属设施的土地。
2. 农村户口与宅基地的关系
农村户口与宅基地密切相关。农村居民在宅基地上建房,也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居住问题。而宅基地的所有权归农村集体所有,居住在宅基地上的农村居民可以享受到宅基地的使用权。
3. 宅基地的重要性
宅基地对农村户口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权益。
- 3.1 住房保障:农村居民通过建造自己的住房,实现了住房的自主选择和拥有。
- 3.2 安居乐业:拥有宅基地可以使居民们远离城市的喧嚣,享受清新的农村生活。
- 3.3 继承传承:宅基地是农村居民世世代代传承的财产,保证了家族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 3.4 土地收益:宅基地的合理使用可以带来经济收益,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4. 宅基地政策
为了保障农村居民的宅基地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
- 4.1 宅基地划定标准:规定了宅基地的面积、建房面积、使用年限等标准,确保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
- 4.2 宅基地使用权:规定了宅基地使用权的归属和流转方式,提高了农村居民对宅基地的使用自主权。
- 4.3 宅基地维护保护:加强宅基地的维护和保护,防止滥用和恶意侵占。
- 4.4 政策宣传教育:加大对宅基地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村居民的政策意识和法律意识。
5. 宅基地与农村发展
宅基地不仅对农村户口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农村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 5.1 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升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品质。
- 5.2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合理利用宅基地资源,支持农村居民发展农业产业、乡村旅游等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 5.3 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合理规划和使用宅基地,保护农村土地资源,防止过度开发对土地造成破坏。
- 5.4 实现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6. 宅基地的管理问题
尽管宅基地制度对农村居民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在实践中也存在一些管理问题。
- 6.1 地理位置分布不均:不同地区的宅基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部分地区资源分配不公。
- 6.2 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宅基地使用权的流转和继承问题容易引发纠纷,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6.3 宅基地管理规范化不足:一些地方在宅基地管理上存在规范化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管理力度。
- 6.4 滥用宅基地问题:个别地方滥用宅基地,侵占农村集体土地资源,应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7. 未来宅基地发展趋势
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宅基地制度也将随之发展和完善。
- 7.1 宅基地扩大使用范围:未来可能会扩大宅基地的使用范围,允许居民在宅基地上创业就业。
- 7.2 宅基地流转市场化:进一步完善宅基地流转市场化机制,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 7.3 宅基地管理规范化:加强对宅基地管理的规范化建设,优化农村宅基地管理体系。
- 7.4 宅基地政策制度化:将宅基地制度纳入法律法规的保护范畴,确保农村居民宅基地权益不受侵犯。
总之,宅基地是农村户口的一项重要权益。它不仅解决了农村居民的住房问题,也促进了农村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宅基地制度将进一步完善,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与发展条件。
六、怎样才知道自己是农村户口还是非农村户口?
可以从户口簿里查到是非农户口还是农村户口。户口簿首页的左上角,户口性质一栏内,注明是农村户口或者非农业户口(城镇)。
如果位于实行了户籍改革的试点省,从户口簿上就看不出来了,因此在户口性质上注明的是居民户口,只能到派出所登记的底簿上查到。
七、农村户口是写农业还是非农?
非农业。农村居民家庭户口是属于非农业户口。
农村户籍,又称农村户籍,是指在实施户籍管理体制改革和废除“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的地区,与城市户籍相对应的户籍类型。根据公安部门对户籍的分类,目前只有农业户籍和非农业户籍两种。后来,非农业户籍被称为城市或城市户籍。
农村户籍的定义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村委会登记现行户籍、依法承包农村责任领域、在2005年1月1日前缴纳农业税费、承担农村公益性服务、不享受社会保障。城镇居民的福利待遇。
八、家庭户口是农村户口还是非农?
家庭户是户口改革后新产生的一种“户籍”名称,农业户口和非农现在都取消了。以前农业户口迁到城镇户口家庭去的话要先把农业户口改成非农,再迁户口。现在就是直接迁过去,因为城镇户口也不存在了。
九、奶奶(农村户口)去死后,农村宅基地如何确权?爸爸是农村户口,叔叔他们都是非农业户口?
你这怕不是确权问题,确权只要用地符合一户一宅,手续齐全,没有争议,就可以确权,你这问题我怀疑不是确到谁名下,是继承给谁的问题。单纯确权角度问题看就应该确到农村户口,只是我觉得问题不在这
十、农村户口好还是非农好?
农业户口还是非农各有利弊。
农业户口优势
第一,农业户口最大的优势在于有宅基地和土地,若赶上拆迁的话,会有高额补偿款。
第二,有些地方农村户口的人,凡男的45岁以上、女的40岁以上,都买了养老保险,保费政府出13,村里出13,自己出13。因此,只要出很少一部分钱,男的到60岁,女的到55岁,每月就最低可以领到一定的养老金。相反,非农业户口的人如果没有工作,就必须自己买养老保险。
第三,有些地方医疗保险村里全包,不用出一分钱。如果生病住院,无论大人还是孩子,每年可报销一定的住院费。
第四,有些地方垃圾费、治安费等费用也不用自己出,全由村里出,在这一点上,比非农业户口有优势。
第五,有些地方农村义务教育全部免费。
第六,有些地方规定农村户口如果第一胎是女孩,可生第二胎,不罚款。
第七,有些地方现在村里凡有户口的,不论大小,每人每年能分红,但如果户口迁出,就不能参加分红了。
非农业户口优势。
1、招工:农民要想致富,企业上班是出路。可是企业在招工时原则上只考虑非农业户口,即使没有户口限制,也在主观上优先考虑非农业户口。
2、失业保险:非农业职工失业后,其享受失业保险金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至90%,最长不超过2年;而农民工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其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标准为本市职工最低工资的40%,根据单位为其连续缴费的时间,一次性支付本人,缴费每满1年发给1个月生活补助,最长不超过1年。此外,非农业职工在享受失业待遇期间,可以享受国家和政府部门的多项优惠政策。比如:非农业职工办理失业手续后,如个人选择自谋职业的,持相关证明资料可以享受税收减免政策、免收办理个体营业执照手续费用等相关优惠政策。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群体,选择自谋职业后,还可以享受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补贴。相对于非农业户口失业人员,农业户口职工失业后,这些相关优惠政策都不能享受。
3、低保标准高。按照民政部门现行的低保标准,非农业户籍人员享受低保待遇的标准为每人每月300元,每年3600元;而农业户籍低保人员为1700元年,每月142元。非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市、区两级共同负担,农业户籍人员的低保待遇是由区、镇两级共同负担。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