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竹有关的典故

280 2024-11-28 12:42

一、与竹有关的典故

与竹有关的典故

导言

竹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关于竹子的典故在中国文学、艺术和哲学中广泛存在,深受人们喜爱。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竹有关的典故,探讨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典故一:卧薪尝胆

“卧薪尝胆”是一句源自《左传》的成语,与竹有着密切的关联。典故中,楚国的武王在打败商朝后,采取了“卧薪尝胆”的策略。他为了警醒自己和士兵,特意烧毁了营帐下的竹薪,并且自己躺在竹薪上睡觉,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忍耐力。这个典故通过竹薪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在困境中要坚持不懈,乐观向上的精神。

典故二:道人捧腹

“道人捧腹”是另一个与竹有关的典故,常见于中国书法和绘画作品中。这个典故来自中国古代传说,道士张道陵因为想象出一种竹制的飞行器,非常兴奋。他敲打自己的肚子,以此来表达他对竹的喜爱和对创造力的激发。这个典故表达了人们对竹子的独特情感和对艺术创造的向往。

典故三:子曰诗云

“子曰诗云”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与竹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句话出自孔子对于诗歌的论述,他说:“诗云:‘笔落惊风雨,声传出竹帘。’”这句诗描述了一种诗歌写作的境界,将笔落之处比作惊起风雨,声音传出之处比作穿过竹帘。通过将诗歌与竹子相联,传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竹子雅致、纯粹的赞美之情。

典故四:竹石纵横

“竹石纵横”是一个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方式,也是与竹有关的典故之一。古人常常将竹子和石头布置在园林中,构成壮丽的自然景观。这种布置方式突显了竹子的刚强和坚韧,与石头的沉稳和坚硬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通过将竹子与石头结合,展现了中国人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审美观念。

结语

竹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和价值的体现。与竹有关的典故传达了人们对于自强不息、追求创新和追求高尚品格的追求。竹子的形象贯穿于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各个角落,成为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符号。无论是在文学、艺术还是哲学领域,竹子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彰显着中华民族的丰富智慧和深远情怀。

二、有关竹的古诗?

描写有关竹的古诗有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出自清代郑燮的《新竹》。全诗如下: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三、有关竹的成语?

与竹有关的成语有以下部分

1.破竹之势:比喻不可阻挡的气势或迅猛发展的形势。

2.哀丝豪竹: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3.抱鸡养竹:比喻官吏坐地盘剥,不择手段。

4.成竹在胸:比喻处理事情之前心里早有通盘的考虑和打算。

5.尺竹伍符:指古代的军功簿及担保的符信。

6.吹竹弹丝: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7.垂名竹帛:借指典籍、史册,名字被载入史册,流传后世。

8.刀过竹解:形容事情顺利解决。

9.东南竹箭:比喻东南地区的优秀人才。10.豪竹哀丝:指管弦乐。

11.急竹繁丝:形容节拍急促,演奏热闹的乐奏。

12.鸠车竹马:借指童年。

四、有关竹的诗词?

萧颖士【有竹一篇七章】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熹其以歊。

萧颖士【有竹一篇七章】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

萧颖士【有竹一篇七章】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

萧颖士【有竹一篇七章】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

萧颖士【有竹一篇七章】彼美公之姓兮,那欤应积庆兮,期子惟去之柄兮。

李世民【赋得临池竹】贞条障曲砌,翠叶贯寒霜。拂牖分龙影,临池待凤翔。

卢照邻【临阶竹】封霜连锦砌,防露拂瑶阶。聊将仪凤质,暂与俗人谐。

吕太一【咏院中丛竹】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张纮【和吕御史咏院中丛竹】闻君庭竹咏,幽意岁寒多。叹息为冠小,良工将奈何。

王维【辋川集·斤竹岭】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

王维【辋川集·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裴迪【辋川集二十首·斤竹岭】明流纡且直,绿筱密复深。一径通山路,行歌望旧岑。

裴迪【辋川集二十首·竹里馆】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出入唯山鸟,幽深无世人。

刘长卿【斑竹】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间路】暗归草堂静,半入花园去。有时载酒来,不与清风遇。

钱起【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竹屿】幽鸟清涟上,兴来看不足。新篁压水低,昨夜鸳鸯宿。

皇甫冉【病中对石竹花】散点空阶下,闲凝细雨中。那能久相伴,嗟尔殢秋风。

司空曙【竹里径】幽径行迹稀,清阴苔色古。萧萧风欲来,乍似蓬山雨。

崔元翰【雨中对后檐丛竹】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朱放【题竹林寺】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洞】竹洞何年有,公初斫竹开。洞门无锁钥,俗客不曾来。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溪】蔼蔼溪流慢,梢梢岸筱长。穿沙碧簳净,落水紫苞香。

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竹径】无尘从不扫,有鸟莫令弹。若要添风月,应除数百竿。

柳宗元【桂州北望秦驿,手开竹径至钓矶,留待徐容州】幽径为谁开,美人城北来。王程倘馀暇,一上子陵台。

刘禹锡【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和游房公旧竹亭闻琴绝句】尚有竹间路,永无綦下尘。一闻流水曲,重忆餐霞人。

郑澣【和李德裕房公旧竹亭闻琴】石室寒飙骛,孙枝雅器裁。坐来山水操,弦断吊遗埃。

张籍【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石让竹】自顾拨不转,何敢当主人。竹弟有清风,可以娱嘉宾。

郑板桥【竹石】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五、有关于竹的诗句?

关于竹的诗句有:

1.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洗然弟竹亭》

2.向晚竹林寂,无人空闭关。

出自唐代李白的《饯校书叔云》

六、与竹有关的名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白话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白话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3、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唐 李峤《风》白话译文: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唐 高骈《对雪》白话译文:雪花飘舞着飞入了窗户,我坐在窗前,看着青青的竹子变成白玉般洁白。

5、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宋 秦观 《满庭芳·碧水惊秋》白话译文:又一个重阳节临近了,到处是催人的砧杵声。西窗下,开门风动竹,疑是故人来。

七、与竹有关的句子?

1、《于潜僧绿筠轩》  宋·苏轼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傍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仍大嚼,世间那有扬州鹤。  2、《书舍竹》  宋·蔡确  窗前翠竹三竿,萧洒风吹满院寒。  常在眼前君莫厌,化成龙去见应难。  3、《员当谷》  宋·苏辙  谁言使君贫,已用谷量竹。  盈谷万万竿,何曾一竿曲。  4、《和师厚栽竹》  宋·黄庭坚  大隐在城市,此君真友生。  根行辰日斫,笋要上番成。  龙化葛陂去,风吹阿阁鸣。  草荒三径断,岁晚见交情。  5、《新竹》  宋·惠洪  琅干数本倚墙阴,新笋均条忽作林。  昨日小轩添得境,却烦佳月碎筛金。  6、《种竹子题爱心亭》  宋·范成大  洒扫宣华舍此君,烟中月下绿生尘。  他年上叶清风满,莫忘今年借宅人  7、《新竹》  宋·朱熹  春雷殷岩际,幽草齐发生。  我种南窗竹,戢戢已抽萌。  坐获幽林赏,端居无俗情。  8、《云溪观竹戏书二绝句》  宋·陆游  气盖冰霜劲有余,江边见此列仙癯。  清寒直入人肌骨,一点尘埃住得无。  溪光竹色两相宜,行到溪桥竹更奇。  对此莫论无肉瘦,闭门可忍十年饥。  9、《新竹》  宋·杨万里  青士何年入大荒,羽仪禁者立如墙。  锦绷半脱娟娟玉,粉节新涂拂拂霜。  带雨小酣三日后,出墙忽喜一梢长。  今年秋闰防多署,剩借先生格外凉。  10、《移竹》  宋·辛弃疾  每因种树悲年事,待看成阴是几时。  眼见子孙孙又子,不如栽竹绕园池。  11、《种竹》  宋·刘克庄  借居未定先栽竹,为爱疏声与薄阴。  一日暂无能鄙吝,数竿虽少亦萧森。  窗间对了添诗料,郭外移来费俸金。  自笑明年何处在,虚檐风至且披襟。  12、《龚平甫森玉轩》  元·孟宗献  古人借宅亦种竹,大似饕奇心未足。  高斋闻有万琅干,坐对怀山饮秋绿。  官闲胜日无一事,樽酒不空仍有肉。  他时剥啄叩君门,高枕矮床容我宿。  13、《义师院丛竹》  金·郭长倩  南轩移自处西坛,瘦玉亭亭十数竿。  得法未应输老柏,植根兼得近幽兰。  虽无农艳包春色,自许贞心老岁寒。  百草千花零落尽,请君来向此中看。  14、《题崞县郝子玉此君轩》  现代·毛瑞卿  桂林名姓一枝新,万竹青青德有邻。  渭上风烟分别派,山阳诗酒属闲人。  心期已到冰霜窟,眼界不知花柳尘。  萱背从今看辉映,嫩香新粉四时春。  15、《高竹临水上》  元·虞集  高竹临水上,幽花在崖阴。  以彼贞女姿,当此君子心。  春阳不自媚,久露忽已深。  湘妃昔鼓瑟,怅望苍悟岑。  16、《寒竹篇》  元·傅若金  寒竹依涧阿,石生何磊磊。  滋息因厚地,生成籍元宰,  春阳散华景,枝叶被光彩。  及兹芳岁阑,使我忧心每。  遽悲凛节变,但恐惊尘免。  寒奥既宜异,迟暮复焉悔。  淇园荫未息,解谷音忧在。  君子夙相好,深怀邈云海。  竹性谅糜迁,人心惧中改。  愿言卒封植,勿使伤樵采。  17、《徐竹隐》  元·王冕  过江修竹静郊居,门外阴阴千亩余。  直节不移高士操,息交那与俗人书?  卧听翠雨飞瓴,笑清风过绮疏。  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  18、《题筠轩友人诗卷》  元·曹文晦  有竹无人负孤竹,有人无竹令人俗。  二者如何可得兼,惟有君家青意足。  君家竹围青玉城,君家有人冰雪清。  幅巾相对弄明月,是人是竹俱忘形。  东邻种桑富纨绮,西邻种花蜂蝶聚。  岂无红袖引壶觞,那得诗人叩门户。  诗人爱竹如爱宾,娟娟秀色诗争新。  君当开径扫白云,相逢不是尘埃人。  19、《野竹》  元·吴镇  野竹野竹绝可爱,汁液扶疏有真态。  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埭。  虚心抱节山之阿,清风白月聊婆娑。  寒梢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  20、《范公丛竹歌并序》  唐·岑参  职方郎中兼侍御史范公,乃于陕西使院内种竹,  新制丛竹诗以至见示,美范公之清雅操,遂为歌以和之。  世人见竹不解爱,知君种竹府庭内。  此君托根幸得地,种来几时闻已大。  盛暑丛色寒,闲宵槭槭叶声乾。  能清案牍帘下见,宜对琴书窗外看。  为君成阴将蔽日,迸笋穿阶踏还出。  守节偏凌御史霜,虚心愿比郎官笔。  君莫爱南山松树枝,竹色四时也不移。  寒天草木黄落尽,犹自青青君始知。  21、《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22、《竹里馆》  唐·裴迪  来过竹里馆,日与道相亲。  出入惟山鸟,幽深无世人。  23、《慈姥竹》  唐·李白  当涂县北有慈姥山,积石俯江,岸壁峻绝,风涛汹涌。  其山产竹,圆体疏节,堪为箫管,声中音律。  野竹攒石生,含烟映江岛。翠色落波深,虚声带寒早。  龙吟曾未听,凤曲吹应好。不学蒲柳凋,贞心常自保。  24、《严郑公宅同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25、《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唐·柳宗元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箨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哲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余阴。  26、《新竹》  唐·元稹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冉冉飘凝粉,萧萧渐引风。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惟有团团节,坚贞大小同。  27、《新栽竹》  唐·白居易  佐邑意不适,闭门秋草生。  何以娱野性,种竹百余茎。  见此激上色,忆得山中情。  有时公事暇,尽日绕栏行。  勿言根未固,勿言阴未成。  已觉庭宇内,梢梢有余清。  最爱返窗卧,秋风枝有声。  28、《酬人雨后玩竹》  唐·薛涛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尽节奇。  29、《同郭参谋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  唐·刘长卿  昔种梁王苑,今移汉将坛。  蒙笼低冕过,青翠卷帘看。  得地移根远,经霜抱节难。  开花成凤实,嫩笋长渔竿。  霭霭军容静,萧萧郡宇宽。  细音和角暮,疏影上门寒。  湘浦何年变,山阳几处残。  不知轩屏侧,岁晚对袁安。  30、《洗然弟竹亭》  唐·孟浩然  吾与二三子,平生结交深。  具怀鸿鹄志,苦有鸟鸟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31、《葺夷陵幽居》  唐·李涉  负郭依山一径深,万竿如束翠沉沉。  从来爱物多成癖,辛苦移家为竹林  32、《苦篁调啸引》  唐·李贺  谁说轩辕在时事,伶伦采竹二十四。  伶伦采之自昆丘,轩辕诏遗中分作十二。  伶伦以之正音律,轩辕以之调元气。  当时黄帝上天时,二十三管咸相随。  唯留一管人间吹,无得不能得此管,此管沉埋虞舜祠。  33、《玩友人庭竹》  唐·施肩吾  曾去旋州看种玉,那似君家满庭竹。  客来不用呼清风,此处挂冠凉自足。  34、《新竹》  唐·韩愈  笋添南阶竹,日日成清。  缥节已储霜,黄苞犹掩翠。  出栏出五六,当户罗三四。  高标凌秋严,贞色夺春媚。  稀生巧补林,迸出疑争地。  纵横乍依行,烂漫忽无次。  风枝未飘吹,露粉先含泪。  何人可携玩,清景空瞪视。  35、《题刘秀才新竹》  唐·杜牧  数茎幽玉色,晓夕翠烟分。  声破寒窗梦,根穿绿藓纹。  渐笼当槛日,欲碍入帘云。  不是山阴客,何人爱此君。  36、《初食笋呈座中》  唐·李商隐  嫩箨香苞初出林,五陵论价重如金。  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  37、《题郑长侍厅前竹》  唐·贾岛  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  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同。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  竦影纱窗外,清音室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  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涧爱蒙蒙。  解谷蛮湖北,湘川霸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  38、《官舍》  宋·王禹称  谁种潇潇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  不随夭艳争春色,独守孤贞待岁寒。  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  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  39、《庭竹》  现代·释智圆  移去群花种此君,满庭寒翠更无尘。  暑天闲绕烦襟尽,犹有清风借四邻。  40、《竹》  宋·宋祁  修修梢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41、《紫竹》  现代·梅尧臣  西南产修竹,色异东筠绿。  裁箫映檀唇,引枝宜凤宿。  移从几千里,不改生幽谷。  42、《种竹斋》  宋·司马光  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  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雪霜徒自白,柯叶不改绿。  殊胜石季伦,珊瑚满金谷。  43、《华藏院此君亭咏竹》  宋·王安石  一径森然四座凉,残阴馀韵去何长。  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  烦君惜取根株在,欲乞伶伦学凤凰。  44、《金竹》  宋·吕陶  渠江有竹,其色深黄,里人目为金竹。  修竹已可爱,况复如黄金。  天地与正色,霜雪坚比心。  云芝生有节,栗玉种成林。  回首渭川远,山间绕翠阴。  45、《竹轩》  宋·沈辽  古人爱修竹,潇洒临幽轩。  劲节有高致,清声无俗喧。  春日斗琐碎,秋风撼琅干。  谁知渭川富,千亩可悬冠。  46、《咏竹》  宋·韦骧  此君坚直本天然,岂学妖花艳主轩,  筠带轻霜凝不落,干搓圆玉碧无痕。  非春长自繁枝叶,有地终须大本根,  谁为裁音荐清庙,定胜嘉木就牺樽。

八、与竹有关的歌曲?

陈秋含《青梅竹马》,双笙《竹枝词》,好妹妹《竹林》,忘川风华录和初音《竹林间》,韩雪《竹林风》,施鑫文月《竹林摇》,银临和涵昱《苦竹林》,路北克和徐太浪《竹林啸》,Babystop_山竹《竹林听雨》,忘川风华录《竹林间伴奏》,捞仔《竹林吹箫》,窦唯《竹叶青》,秘密后院《竹叶舟》,黄烁庭《竹林以外》…

九、有关竹兰的诗句?

1:穿桥迸竹不依行,恐碍行人被损伤。我去自惭遗爱少,不教君得似甘棠。《别桥上竹》2: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咏竹》3: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十、跟竹有关的调子?

答: 月光下的凤尾竹

《月光下的凤尾竹》作曲施光南,是一首著名的傣族乐曲,以葫芦丝演奏。其悠扬的曲调、娓娓动听的旋律,给人心旷神怡的感觉。让人不由联想起那郁郁葱葱的凤尾竹林,别具一格的傣家楼阁撒落在竹林间,有如天上的星子,依山傍水,在融融的月光下,竹林中隐隐飄出的阵阵葫芦丝,幽攸抑扬,轻清淡雅。以葫芦丝演奏的版本最为常见,其他乐器也有过演奏。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