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卓别林?

81 2024-12-19 00:55

一、如何评价卓别林?

二战时期,一种被称为“卫生胡”的胡型在日本、德国流行起来。战时环境特殊,原本流行的大胡子影响吃饭和卫生,且很难戴上防毒面具,士兵大多把嘴两边的胡子剃掉,只留下中间一撮。 希特勒是卓别林的影迷,两人都留着同样的“卫生胡”。

但卓别林一直看不上希特勒,还在公共场合说:“是希特勒抄袭我(的胡型)。” 因此,卓别林虽不是犹太人,却上了希特勒的死亡名单。

童年

卓别林在1889年4月16日出生,比希特勒早了四天。 由于父母都是歌舞剧演员,他的家境相当宽裕。一场离婚官司后,母亲带着卓别林和他同母异父的哥哥雪尼离开。 母亲的喉咙非常容易感染,稍受点儿风寒就会患喉炎。她的声音越来越差,经常唱到一半突然沙哑,听众就大笑、起哄。 因为经常为自己的嗓子提心吊胆,母亲的精神慢慢垮了下来。一次演出,母亲的嗓子又哑了,被听众轰下舞台。管事的看过卓别林表演,就推他出去撑场子。  

灯光晃着卓别林的眼睛,他迷迷糊糊唱了一首当时的流行歌。 那次演出很成功,但由于母亲嗓子再没能恢复,彻底丢了剧院的生意。一家人生活没了着落,房子越变越小,家当也一件件进了典当铺。 卓别林迅速跌落到下层社会,但是母亲不受环境的感染,十分留心两个孩子的谈话,随时纠正他们的语法,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仍然是有身份的人。 很多年后,卓别林塑造的流浪汉身无分文,但却很注意帽子有没有戴正。

最终,卓别林父亲每星期十先令的赡养费停付,母亲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进了贫民习艺所(收容所)。 有一天,哥哥雪尼正在踢足球,两个保姆把他叫出场子,说母亲疯了,被送进了疯人院。之后母亲的病情一直在反复,再也没能彻底恢复。 短暂寄居父亲家后,卓别林进了戏班,在里面跳木屐舞,学走软索。一天晚上卓别林路过父亲常去的酒馆,突然想去看一眼。父亲当时已经病得很厉害,他的眼睛陷了下去,身体肿得又肥又大。那晚父亲十分殷勤,问到母亲和雪尼的近况,临走之前,还把卓别林搂在怀里,第一次吻了他。 三星期后,父亲因为常年酗酒患了水肿,一病不起,没多久就过世了。

《马戏团》走绳索剧照>

此后,卓别林当小佣人,做杂工,雪尼去了一艘客轮上当号手,一家人勉强有了收入。 雪尼第一次航行归来,带回来了三镑多赏钱,卓别林把那些钱捧起来,堆起来又推倒。 雪尼六周回来一次,但三周后,那些钱花完了。 偏偏这次雪尼患上风湿,两个月也能没回家。等他再次从船上下来时,母亲因为营养不良又进了精神病院。 雪尼说这次回来攒了二十磅,不愿再航海了,打算去演戏,他给卓别林买了新衣服,两人打扮得整整齐齐去精神病院探望母亲。  雪尼说他攒了很多钱,想让母亲高兴,但母亲只坐在那里听着,精神恍惚。她说:“你们那天下午只要给我吃一点儿东西,我就不会有那种事情了。”

此后好些天里,卓别林脑子里一直萦绕着这句话。 卓别林借一位作家的话说:“生活使我感到自己像一只瞎眼老鼠,被逼到角落里,等待着打下来的棍子。”

像雪尼说的那样,卓别林去戏院碰机会,刚好当时《福尔摩斯》需要一个小佣人的角色,老板选中了他。 雪尼知道后严肃地说:“这是咱们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 之后卓别林又接到新剧的角色,雪尼把脚本读出来,教卓别林怎样记台词。 新剧的演出并不成功。剧评家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出戏,但单独夸了卓别林,说:“幸而有一个角色弥补了它的缺点,那就是报童桑米(卓别林饰演),以前我不曾听说过这个孩子,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会看到他的巨大成就。” 那天雪尼买了一打报纸回家。

后来卓别林跟随剧院出去巡演,雪尼去家附近的酒店做了服务员。雪尼经常写信给卓别林,说母亲的情况。雪尼信里说:“自从母亲生了病,就只剩下咱们俩相依为命了。所以,你必须经常写信给我,让我知道我还有一个兄弟。”卓别林和戏班管事的商量,让雪尼搭上戏班,演一些小角色。卓别林很快接到了当时最红的短剧《足球赛》,在剧里扮演配角。 那出戏的主演是大丑角,一般来说,在他出场前是没有人发笑的。 演出那天,卓别林背朝着观众上场,转过来露出一个红鼻子,观众就笑了起来,他临时发挥,开始跑圆圈,摔倒。

在主角登场之前,观众已经笑得前仰后合。 没多久,卓别林接下了主演的丑角。可是,第一天排练时,像母亲那样,他患了喉炎。开演的那天晚上,他拼命地喊,但观众什么也没听见。 一个星期后,他的戏被取消了,重压之下,他患了流行性感冒。

卓别林觉得自己在英国的发展已经到了顶点,他没读多少书,如果丑角失败了,只能做一些粗活。但如果到了美国,他可以有更光明的前景。 刚好剧院有机会去美国演出,带上了卓别林。走的那天,他没叫醒雪尼,只在桌上留了一个字条:“启程赴美,会经常给你写信的。查理。”

在美国,卓别林第一次进了电影片场,当时三个喜剧班子正分别在各个场地上拍电影。 因为是无声电影,演员表演时导演就在边上大喊着指挥。演员、导演临时想到了什么笑料就加进去,故事也是根据现场演出情况编排的。

老板跟他说:“你扮上一个丑角吧,什么样儿的都行。” 在去化装室的路上,卓别林突然有了主意:要穿一条鼓鼓囊囊的裤子和一双大鞋子,拿一根手杖,戴一顶圆顶礼帽。“我要每一件东西看上去都显得不合适。” 卓别林希望自己看上去老一些,于是就贴上了一撮小胡子,这样可以显得更加年老,又不会遮住表情。

没多久,这个流浪汉形象与卓别林一起火了,电影订单从各地飞过来。之后很多年里,卓别林都以同样的形象登上银幕。 卓别林把哥哥雪尼介绍进了公司。得知雪尼的身份,电影院请他看了卓别林的电影,雪尼哈哈大笑。他跟弟弟说:“我早知道你会一举成名的。” 1921年,《寻子遇仙记》上映时,卓别林把母亲接到了美国,请了佣人照顾。

《寻子遇仙记》海报

母亲在美国度过了安乐的七年。1928年,卓别林正在拍《马戏团》时,母亲去世。

1927年10月,华纳公司拍出了第一部有声电影,但当时音效差劲,关门声听着像是楼房倒塌,盘子落地听起来像是铁甲士兵互相冲撞。卓别林觉得这种东西不会改变电影的走向。 但没两年,有声电影风靡世界,人们纷纷转向投拍有声电影,以往对卓别林热情的制片商也冷淡下来。 雪尼对卓别林说:“你必须承认这个现实,恐怕以后的电影界就是它们的天下了。”

卓别林说他一定要再拍一部无声电影,证明哑剧艺术的生命力。 他认为那个戴礼帽的流浪汉开口,一切精巧的设计都会毁掉,等于是杀死了他。 三年时间,卓别林再次完成了一部无声电影《城市之光》。他对这部电影的票房没有把握,焦虑了很久。

1931年1月30日,电影首映那天,剧院被影迷围了起来,因为人多,还派了很多警察维护秩序。附近商店的玻璃窗全被热情高涨的人群挤破,天气虽然很冷,很多人还是脱光了衣服。 那天,卓别林的好友爱因斯坦也来了。在电影的最后一刻,卓别林发现爱因斯坦在擦拭眼泪。

为迎接爱因斯坦,卓别林特意刮了胡子

1936年,卓别林出品了他的最后一部无声片《摩登时代》。爱因斯坦看完又流了眼泪,给卓别林写信说:“你的电影《摩登时代》,世上人人都能看懂。你会是个伟人的。” 1933年1月30日,德国纳粹党独裁执政,希特勒就职总理,反犹行动越演愈烈。纳粹出了一本名叫《犹太人正注视着你》的“死亡名单”,卓别林和爱因斯坦都在其中。为防止出错,宣传册还一起公布了他们的照片。

曾经有人和卓别林说希特勒和流浪汉都留着小胡子,可以根据面貌相似编一出引起误会的情节。卓别林一直没放在心上,直到他亲眼看到了那本宣传册以及自己的姓名和照片。 卓别林突然想到,如果是扮演希特勒,他就可以当着观众胡说八道,而流浪汉仍然可以一言不发。 当时二战的战火没有烧到美国,有90%的美国人不愿意参战,拍摄希特勒题材的电影很可能自讨没趣。

雪尼第一个站出来反对,说没有人要看希特勒的电影,你只是个搞喜剧的,政治与你无关。 卓别林说:你说了十年让我拍有声电影,现在我拍了。别忘了,你自己也是犹太人。 雪尼与卓别林同母异父,他的父亲是犹太人。

《大独裁者》刚拍了一半,卓别林就收到联美影片公司发来的警告。公司接到通知,说他将遇到审查的麻烦。英国办事处怀疑电影是否能在英国上映。美国总统罗斯福也说,这部电影可能损害美国的对外关系。

但是卓别林决心要续拍这部影片,他在巴黎一家报纸登出《大独裁者》的故事梗概,公开向纳粹挑战,“当希特勒在煽起疯狂的时候,他必须受到嘲笑。” 拍摄《大独裁者》的时候,卓别林已经收到了一些奇怪的信,影片拍完了,这类的来信就更多了。有人发出恐吓,说将来无论在哪里放映这部电影,他们都会在戏院里扔臭气弹,向银幕上开枪。 所有人都说德国人绝对不能突破马奇诺防线。但比利时被突破了,马奇诺防线溃败,敦刻尔克惨败,法国沦陷,英国人陷入苦战。这时候纽约办事处发疯一样把一封封电报拍过来:“赶快拍完你的影片,所有的人都在等着。”卓别林自己出资拍摄,一人分饰两角。他搜罗了有关希特勒所有的新闻纪录片,揣摩他的姿态,模仿他平时的动作。他对希特勒的评价是,“这个家伙算得上第一流的演员。” 这部片子里,卓别林第一次让戴礼帽的流浪汉开口说了话,而且发表了长篇大论。

《大独裁者》剧照

《大独裁者》筹拍历时2年多,上映时,二战已经爆发。这部电影在德国被禁演,希特勒特意命人从葡萄牙买了一部胶片运进德国,一个人躲进房间看了两遍,但对于观感一言不发。 卓别林知道后说:“要是能让我知道他对这部片子的看法,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这部电影成为当年最卖座的电影,这之后的10年,卓别林迎来职业生涯最黑暗的时期。 从他的第一部电影开始,卓别林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绘引发了右翼人士的警觉。联邦调查局早就开始记录卓别林的活动。批评资本主义的《凡尔纳先生》上映后,放映卓别林电影的影院被封锁,好莱坞没有人再敢与卓别林和他的家人有任何联系。 1947年12月,卓别林在巴黎报纸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向好莱坞宣战”的文章,向全世界控诉他所遭遇的迫害。

1952年9月,为参加欧洲各国举行的《舞台生涯》首映典礼,卓别林准备到欧洲旅行半年。轮船横渡大西洋时,收音机广播了美国政府司法部的声明,说政府拒绝卓别林再次踏入美国国境。 卓别林说:一些人员正在滥用他们的职权,在“爱国者”这个伟大称号的掩护下,随意地攻击和侵犯他人的自由。这些被特权阶层保护的“爱国者”,正在破坏美国民主政权的基础,他们形成的可怕病毒,正在侵害美国的正义形象,如果不能阻挡他们,他们会使美国演变成为又一个法西斯国家。

1953年初,卓别林最后一任妻子乌娜代表他回美国出席联美公司董事会,卖掉了卓别林在美国的全部财产,把他的手稿、影片等珍贵资料运往瑞士,并在那里生活到最后一刻。 二战结束,雪尼退休,在法国南部定居。他每个夏天都去瑞士看望卓别林。卓别林76岁生日那天,雪尼去世。

十年后,1977年冬天的平安夜,卓别林的妻子乌娜号召了家庭聚会,卓别林那天非常疲倦,家人搀扶着他回到床上。乌娜没有把房门关死,留了一条门缝,让卓别林听到家庭成员的声音。 第二天一早,卓别林去世。

在1972年的第4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为了补偿卓别林,电影学院授予了卓别林一座奥斯卡荣誉奖。 他出现在舞台上时,泪流满面,台下好莱坞的同行全体起立,向他报以几分钟长的掌声。部分参考资料:《卓别林自传》-END-

PS:哈喽~大家好,我是叉少。叉烧往事,专注于发掘旧时光中的闪光时刻。这里写的都是跟时间有关的故事。

长文创作不易,如果故事有打动你,希望能分享、点赞、关注鼓励一下,也欢迎留言互动,叉少会坚持把这件事做下去。^_^

推荐回答:

法国新浪潮电影对于电影发展影响有多大?如何评价北野武?

二、思维训练 卓别林

思维训练: 提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现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发展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个人的成功至关重要。而思维训练就是培养这两个关键技能的有效方法之一。无论是个人生活还是工作环境,我们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和挑战,而通过思维训练,我们能够加强我们的思考能力,找到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思维训练可以帮助我们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培养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它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提供一系列工具和技巧来促进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卓别林: 一个思维训练的典范

谈到思维训练,我们不能不提到卓别林。他是一位伟大的喜剧演员和导演,也是一位天才的创造者。他的电影作品给观众带来了无尽的欢笑,但同时也带给人们深思。

卓别林是一个有着独特思维方式的人。他的创造力和幽默感令人叹为观止。他的电影作品常常通过搞笑的方式揭示了社会问题和人性弱点,并提供了积极的解决方案。

卓别林的思维训练是如何成为他的成功秘诀的?首先,他对问题的看法总是与众不同。他能够从常人忽略的细节中发现乐趣和创意。对于他而言,每一个难题都是一个机会,可以提供新的观点和创新的解决方案。

其次,卓别林的思维方式富有启发性。他在电影中使用了大量的反转和讽刺手法,通过破坏固有的思维模式来激发观众的创造力。他的作品常常让人们去思考那些被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进而开拓思维的边界。

最后,卓别林的思维训练鼓励了他的自信心和冒险精神。他敢于尝试新的创意和表达方式,不怕失败。正是这种积极的心态使他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如何进行思维训练?

现在我们已经了解了思维训练的重要性和卓别林的启示,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你进行思维训练,提升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多角度思考

多角度思考是一种培养创造力的有效策略。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案。例如,我们可以换位思考,尝试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获得新的洞察和创新思路。

2. 激发想象力

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萌芽。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观影、艺术创作等方式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思维环境,可以帮助我们从传统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找到独特的解决方案。

3.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是思维训练的核心目标。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系统性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掌握一些实用工具和技巧,如头脑风暴、分解问题等,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挑战。

4. 学习他人的思维模式

借鉴他人的思维模式是一个快速提升自己思维能力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习卓别林等成功人士的思维方式,并尝试将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通过不断学习和交流,我们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模式,提升创造力。

结语

思维训练是提升个人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培养灵活性和创造性思维,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卓别林作为一个思维训练的典范,向我们展示了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的巨大潜力。

因此,让我们从现在开始,通过思维训练,寻找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拓展我们的思维边界,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个人。

三、卓别林经典片段

卓别林经典片段:让我们追寻喜剧大师的足迹

卓别林,这个名字无需多言,他是无数人心中的喜剧大师,他的作品既是经典,也是艺术的典范。无论是在电影界还是在喜剧领域,他的影响力无与伦比。今天,我们要带您一起回顾卓别林经典片段,让我们追寻这位伟大艺术家的足迹。

《无声电影时代的奇迹》:沉默下的妙语连珠

在20世纪初的电影业,无声电影是当时的主流。卓别林以他独特的表演风格闻名于世,无声电影给了他充分的发挥空间。在《无声电影时代的奇迹》中,我们看到了许多经典片段。

其中一段是在《摩登时代》中,卓别林扮演的小丑角色在工厂里被卷入了机器的齿轮中。他不断地被机器推着走,令人捧腹大笑。这个片段展示了卓别林的身体表演艺术和喜剧功底,他的动作精准而滑稽,让人难以抑制的笑声在无声的背景中回荡。

另一个经典片段来自《大独裁者》,这是一部默片中的有声电影。卓别林在片中扮演了一个独裁者,他在演讲时使用了一种虚构的语言,既搞笑又深具意义。这段片段体现了卓别林的喜剧天赋和对政治的独特见解,影片中的台词和表演都让人难以忘怀。

《现代时代的魅力》:对现代生活的讽刺

卓别林的《现代时代的魅力》被广为认为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在这部电影中,他对现代工业化社会进行了一番嘲讽,让人们重新审视人类在现代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

其中一个经典片段是在工厂流水线上的搞笑场景。卓别林扮演的工人忙碌地将螺丝钉一个个拧好,但他们却不能控制和停止自己的动作,形成了一种机械化的奇观。这一片段可以说是对人类工作生活中的机械化和缺乏人性的讽刺,引人深思。

另一个经典片段是卓别林和一个无家可归的妇女一起在现代城市中奔跑的场景。他们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摔倒、被车辆挤压,但仍然保持喜剧的一贯风格。这一片段再次展示了卓别林对现代社会弊端的讽刺,让观众在笑声中思考现实。

《大独裁者》:喜剧与政治的艺术结合

卓别林的《大独裁者》是一部对纳粹德国和法西斯主义的尖锐讽刺,也是他最为政治化的作品之一。虽然这部电影中有许多经典片段,但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卓别林扮演的独裁者在台上演讲的场景。

这一段片子精心搭建了一个虚构的国家,卓别林的独裁者在那里发表了一连串的虚构语言演讲。尽管这段演讲的语言是虚构的,但其中包含着强烈的情感和政治讽刺,让观众对独裁统治和战争的可怕后果深思。

这个片段的演绎方式给了卓别林充分的表达空间,他通过具有戏剧性的表演和姿态,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戏剧性的时刻。他的眼神、手势和声音都让人难以忘怀,这些细节展示了他作为一名优秀演员的能力和对政治话题的敏感度。

结语

卓别林的作品是喜剧艺术的经典之作,他独特的表演风格和对社会各个层面的讽刺使他成为了一位卓越的艺术家。通过回顾卓别林经典片段,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他的才华和他作品的震撼力。

无论是他在无声电影时代的搞笑表演,还是对现代生活和政治的讽刺,卓别林的作品都是充满智慧和幽默的。他用他的喜剧天赋和艺术表达,让我们重新思考和反思人类社会的问题。

卓别林经典片段的回顾不仅是对他的致敬,也是对喜剧艺术的认可。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位伟大的喜剧大师,让他的作品继续为我们带来欢笑和思考!

四、卓别林生日?

1889年4月16日(白羊座)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889年4月16日—1977年12月25日),生于英国伦敦,英国影视男演员、导演、编剧。

查理·卓别林的第一部电影是《谋生》。从1915年开始卓别林开始自编自导自演,甚至还担任制片和剪辑。稍后他加入了埃斯安尼公司,并于1917年出品了《移民》和《安乐街》,1918年他和他的兄弟在洛杉矶开了自己的公司。并在1919年召集到了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等人。但直到1923年,卓别林才为这个公司拍了第一部影片《巴黎一妇人》。之后1925年的《淘金记》和1928年的《马戏团》为卓别林赢得了学院奖。

1931年因为《城市之光》的首映卓别林来到伦敦,转年才返回,他的下一部影片是1936年的《摩登时代》。四年之后他拍摄了《大独裁者》。1952年,他的有声电影《舞台生涯》上映,同年他移居瑞士。1967年他拍摄了他的最后一部影片《香港女伯爵》,1977年12月25日圣诞节早上于瑞士家中逝世,享年88岁。

五、卓别林背景?

 查理·斯宾塞·卓别林是著名的英国喜剧演员,1913年被导演M.塞纳特看中而开始拍摄电影,1929年凭借《马戏团》获得首届奥斯卡荣誉奖,1975年被英国女王授予不列颠帝国勋章,

六、卓别林之墓?

1977年12月25日,卓别林在瑞士沃韦河畔的科西耶去世,终年88岁。 被安葬在沃韦附近的一个葡萄园中。

卓别林的墓地在瑞士的莱芒湖附近,卓别林的遗体曾被盗过,那是1977年的时候,卓别林的遗体从墓中消失了,然后他的家人接到了电话,声称遗体在他们手上,让家属拿钱来换,他的家人非常气愤,最后经过警察的努力,终于抓住了这个偷走遗体的人了。后来,他的家人把卓别林的墓地改成了混凝土制作的地窖,这样的话,就算是有人进行破坏了,也能第一时间就发现了。

七、卓别林多高?

卓别林身高1米65。

因为他矮小瘦弱的身材很有趣,在喜剧里有极大的加分。矮小原本是卓别林因为贫困色生活造成的疾病,没想到现在却成了观众的笑点。这还真的印证了那一句话,喜剧的来源正是悲剧。

八、卓别林经典?

卓别林十部经典电影:

1、《城市之光》该片讲述了,他是一个流浪汉,身无分文,遇上了双目失明的卖花女,却不忍袖手旁观。他想尽办法去凑够费用,供卖花女治病。一天,他搭救了一个富翁,富翁当晚和他称兄道弟,第二天却翻脸不认人。本来打算向他求助的主意行不通了。流浪汉去参加拳击比 赛,以图获得奖金,却输得一败涂地。

2、《摩登时代》该片讲述了,二十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了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就是一个底层市民,他在一个机器隆隆的厂房里日以继夜地工作,以赚取微薄的收入。

3、《寻子遇仙记》影片讲述玻璃匠夏尔洛和弃婴之间一段笑中有泪的感人故事。夏尔洛在垃圾箱旁发现了一个弃婴并收养了他。等到孩子长到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非常懂事。两父子合演双簧,儿子打碎玻璃,父亲就上 前更换玻璃从而养家糊口。4、《大独裁者》影片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托曼尼亚王国独裁者辛格尔上台。他的大肆扩张导致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并且他大搞阴谋政策,煽动民众对犹太人的敌对与仇恨,让犹太人民陷入水深火热的灾难之中。被征入伍的犹太人理发师查理更是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难逃一劫。当查理逃出边境时,被驻守在这里的军队误认为是独裁者辛格尔,他趁机做了一场“为自由而战斗”的大演说。

5、《淘金记》该片讲述了,流浪汉查理随队伍来到阿拉斯加淘金。他在一间小木屋里碰见了通缉犯拉逊,接着淘金人吉姆也闯进来,并抢走了拉逊的枪。拉逊出去找食物时发现了吉姆正在开发的金矿,于是他没回木屋。小木屋里,饥肠辘辘的查理煮了皮鞋充饥,饿的神智恍惚的吉姆却把查理想象成火鸡追杀。

6、《马戏团》该片讲述了,马戏团的表演因为呆板无趣而失去了观众,他们面临着破产和倒闭的危险,谁都不知道会不会有“救星”从天而降。流浪汉查理在游园会中被卷入了一个小偷的圈套中,招来警察的追捕。他像无头的苍蝇一样钻进了正在演出的马戏团。

7、《凡尔杜先生》该片讲述了,凡尔杜先生曾经是一名银行的职员,跟妻子莫纳和儿子皮特一同过着平静但是幸福的生活。经济大萧条的到来令凡尔杜先生失去了工作,有一个家庭要养活的他流落在街头无处容身,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8、《纽约之王》该片讲述了,夏洛克国王因为国家发生了革命而被迫跑到美国纽约寻求庇护。刚到美国第二天,他的属下就把他带来的所有财产全部掠走,国王转眼间一无所有了,正在国王失意的时候,他结识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很快答应陪她出席一个晚宴,可国王没有想到,眼前的姑娘其实是一个著名的电视主持人,而他,马上成为了一个“广告明星”。

9《狗的生活》该片讲述了,一贫如洗的流浪汉查理终日忍受着饥饿的困扰,他试图找一份工作,却比登天还难——失业的人太多了。这一天,当他再一次从招工的队伍中悻悻而归时,却偶遇了一只受伤的小狗斯凯普。心地善良的流浪汉从此与斯凯普相依为命,“合伙”偷来午餐车里的香肠解决了肚子问题。

10、《快乐的一天》该片讲述了,卓别林把家安排妥当后,要带领全家外出游玩,准备轻松愉快的度过一天的假期。他开着摇摇晃晃的小车带着妻子跟两个儿子出发了,要乘船时他为了免费抱着两个儿子过了检票口坐上了船,在船上卓别林的举止动作十分幽默滑稽让人啼笑皆非,他跳着欢快的舞步直到晕头转向。

九、卓别林民族?

查理·卓别林是英国伦敦人,英国影视演员、导演、编剧。

卓别林自1889年4月16日出生于下伦敦南沃克区东沃尔沃斯大街,但当地并没有他的确切出生证明文件。父母都是演员,他从小加入了当时的一个少年剧团。在经过数周的训练之后,杰克逊很快选定了剧团表演舞蹈的成员。1900年的圣诞节,这个名叫兰开夏的剧团得到了在舞剧《灰姑娘》中演出厨房中的动物们的机会。在这场戏中,年幼的卓别林装扮成一只猫,并第一次有机会通过表演来引人发笑。从此开始了他的喜剧生涯。

卓别林一生出演了多部喜剧电影,如《纽约王》《舞台生涯》《杀人狂时代》《大独裁者》《摩登时代》《城市之光》《大马戏团》《淘金者》《移民者》等,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十、卓别林前妻?

宝莲·高黛是三十年代最著名的演员之一,她曾是卓别林的第三任妻子

最后一任妻子:乌娜·奥尼尔,伟大的诺贝尔奖金剧作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女儿。也是卓别林最爱的妻子。

第二任妻子:米尔德丽德·哈里斯(1901-11-29 ~ 1944-7-20),出生于怀俄名州,美国演员。作品有《专家日记》等。

第一任妻子:海蒂-凯利,卓别林的初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