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政府所在地的城中村农业户口居民算不算城镇人口?有何依据?
算是城镇户口,因为农业户口已经取消。
2014年7月30日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意见中的最大亮点,莫过于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这意味着以“农业”和“非农业”区分户口性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将成为历史,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也将作古,今后每一位中国公民的户口均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二、城中村改造后农转非后非农户口农民如何生活?
陌上花有个同学就是这么个情况。他家原处城郊,后来城市发展,老车站外迁,新建的车站就在他家所在的那个村子附近,经过整体规划以后,他家所在的那个村子就被改造成了城中村。
因为挨着城区,陌上花的这位同学原本也没在家务农,自从技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企业里打工。后来娶了个媳妇,媳妇也在城里的一家商场上班。家里也有几亩口粮地,还种了点果树,都是他爸妈在伺弄,除了自家吃的之外,剩余的蔬果就拿到城里去卖。自从农转非后,地是没的种了。这对于陌上花的同学夫妇俩影响倒是不大,他们仍然是上着自己的班。不过他父母就闲下来了,但很快,他们就适应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离城中村不远新建了个工业区,里面有很多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很多人都是在外租房住的,但是城里的房租又太贵。所以城中村的村民就抓住这个机会,将自家的房子稍做改造后进行出租,每间按大小不等能收个三到六七百的。
陌上花这位同学家是个三层小楼,他们就将一二层隔成多个房间后进行出租,三楼自住。每个月下来,光房租就有六七千。现在,同学夫妻俩呢仍旧是按部就班的上班;他爸爸呢则在一家小单位找了个门卫的工作,包吃包住,每月还有两千多工资;家里呢,白日里就留他妈妈照顾接送一下正在上幼儿园的孙子。
听同学说,村子改造之后,如果单从经济收入这块来看,他家的收入是远远多于以前的。只是,刚开始的时候,种了一辈子地,忙活了一辈子农活的父母有些不适应,但后来也慢慢习惯了,而且现在的生活方式也比以前要轻松很多。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