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点原则:随机,等量,多点,具有代表性布点方法:小面积地块——五点布局和棋盘式布点 大面积地块——蛇形布点(“S”形布点)(推荐)采样深度根据耕作层深浅及种植作物而定,一般大田为0-20厘米、果树0-60厘米左右。每个采样点的取样深度、采样量及上下层比例均要相同。样品量以1公斤左右为宜,如果过多就用对角线四分法进行取舍。
耕地质量监测点建设内容及规程?
在监测内容方面,紧扣耕地质量概念,完善优化耕地质量监测指标体系,选择能够表示耕地地力、田间基础设施和土壤健康状况3个方面的监测指标,在监测耕地土壤耕层厚度、容重、土壤p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土壤理化指标基础上,补充监测土壤物理性状指标(紧实度、水稳性大团聚体)、土壤生物性状指标(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健康指标(铬、镉、铅、汞、砷、铜、锌、镍)。
在此基础上,针对区域耕地质量突出问题,在五年监测内容中增加部分补充性监测指标,如阳离子交换量、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等。
要求土壤样品送具备相关检测资质的检验机构集中检测。
如何检测土壤肥力
测土配方可以自己买检测仪器,价格在几千至一万,添加高端功能的价格高一些。不过农民老表可以直接取样拿到当地土肥站检测,一般都是免费的(更新:乡镇县的一般是免费但是没有正规的检测报告,市里的有检测报告,但收费。
所以测土不是什么难事,配方的话一般农作物国家都有制作测土配方后的施肥标准。买的仪器里有存很多农作物的配方数据可以直接快速的知道应该怎么配方施肥。
土壤肥力是反映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衡量土壤能够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的能力。是土壤各种基本性质的综合表现,是土壤区别于成土母质和其他自然体的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土壤作为自然资源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物质基础。 土壤肥力按成因可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前者指在五大成土因素(气候、生物、母质、地形和年龄)影响下形成的肥力,主要存在于未开垦的自然土壤;后者指长期在人为的耕作、施肥、灌溉和其他各种农事活动影响下表现出的肥力,主要存在于耕作(农田)土壤。
对土壤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所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技术规范GB/T-201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 15618
第一个文件对概念进行了说明。
第二个文件对土壤监测具体流程和方法进行了说明,更具体的可见相关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这在表中都有列出。我想第二个文件的内容应该就足够解决你的问题了。
第三个文件专门说明农用地测量的各项指标及数值,其他的标准还有建筑用地标准,废弃地标准等。
这些标准在网上都可以直接下载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