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几何设计规范?

225 2024-06-21 15:07

一、道路几何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主要规范有: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 CJJ37-2012;

(2) 《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 CJJ129-2009;

(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193-2012;

(4)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 CJJ152-2010;

(5)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6)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CJJ194-2013;

(7)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50763-2012;

(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9)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 GB50647-2011;

(10)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 (GB51038-2015);

(11) 《城市桥梁设计规范》 (CJJ11-2011);

(12) 《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 (CJJ166-2011);

(13) 《钢-混凝土组合桥梁设计规范》 (GB50917-2013);

(14)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2-2008);

(15) 《城市桥梁桥面防水工程技术规程》 (CJJ139-2010);

(16)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 (2016年版);

(17)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 50013-2006;

(18)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 GB 50289-2016;

(19) 《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 (GB 50788-2012);

(20)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 50217-2007);

(21)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 (GB 50838-2015);

(22)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 (CJJ 45-2015);

(23)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2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4-2011);

(25)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7-2010);

(26)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标准》 (GB 50217-2018);

(27)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21-2016);

(28) 《国家电气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GB 19517-2009);

(29) 《LED城市道路照明应用技术要求》 (GB/T 31832-2015);

(30) 《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GB 50981-2014);

(31)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50137-2011);

(3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50420-2007);

(33) 《城市道路公共服务设施设置规范》 (DB11/T500-2007);

(34)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CJJ75-97);

(35)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

二、城镇道路涵洞设计规范?

1、明确了公路桥涵结构应进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并引入了结构设计的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三个设计状况;

2、修改了公路桥涵结构设计的作用效应的组合方式及其组合系数,引入了作用的短期效应组合和长期效应组合,并提出了各种可变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时的频遇值系数和长期效应组合时的准永久值系数;

3、引入了公路桥涵设计的安全等级及其重要性系数,以桥涵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严重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要性系数,使结构的设计更趋合理,

4、开展了“公路桥涵分类标准”专题研究,根据研究成果,适当调整了公路桥涵的分类标准;

5、进行了“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桥涵设计洪水频离标准”专题研究,分析比较了原标准与国内外相关标准间的关系,比较分析了设计洪水的计算分析方法,经综全分析比较,认为可维持原规范的规定;

6、取消了原标准汽车荷载等级,改为采用公路-Ⅰ级和公路-Ⅱ级标准汽车荷载,取消了挂车和履带车验算荷载,将验算荷载的影响间接反映在汽车荷载中;

7、将汽车冲击系数以跨径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改为以结构基频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

8、局部调整了人群荷载的标准值;

9、调整了荷载的计算公式及各影响系数,给出了全国基本风速图及全国各气象台站的基本风速和风压值表;

10、补充了冰压力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式;

11、改善了温度作用的规定,完善了体系温度的规定,调整了温度梯度曲线的规定;

12、增加了汽车撞击荷载的计算和设计要求;

13、补充了通航海轮船舶撞击作用的规定

三、道路宽度设计规范?

1 单车道路宽度不应小于4m,双车道路不应小于7m;

2 人行道路宽度不应小于1.50m;

3 利用道路边设停车位时,不应影响有效通行宽度;

4 车行道路改变方向时,应满足车辆最小转弯半径要求;消防车道路应按消防车最小转弯半径要求设置。

四、道路承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设计的承载,一般都是20吨标准,而城区道路上行驶的运输渣土和搅拌机的货车载重大多达50-100吨。而在一些建筑施工工地,经常可以看到超过50吨重的“后八轮”重型货车满载钢材、碎石、矿渣、土方等在城区横行,城市道路不堪重负,自然伤势严重。

五、乡村道路坡度设计规范?

公路中横坡的计算方法: 就用两者的高差除以水平距离,即得到坡度值,都是用百分比表示的。 公路中横坡的比率:

1、一般基地车行道的横坡宜为1.5~2.5%;

2、基地人行道的横坡宜为1.5~2.5%;

3、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横坡度为:1%~2%。 通常的要求是小于等于3%,横坡的设计一般是出于雨天排水考虑。横坡度的大小视水流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及纵坡的不同而不同。绿化带的横坡不宜过大,过大会冲动种植的土壤。道路纵坡较大的应取较小的值。

六、道路绿化设计规范2019?

答:道路绿化设计规范2019:CJJ7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

七、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道路绿化是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了保证道路绿化的效果和质量,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1. 道路绿化的意义

道路绿化不仅仅是为了美化城市,它还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 改善空气质量:植物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释放氧气,净化空气质量。
  • 调节气候:绿化带可以起到调节气温、湿度的作用,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 保护水源:绿化带可以保持土壤的水分,减少水土流失,保护水源和水质。
  • 减少噪音:植物可以吸收和隔离交通噪音,创造宁静的居住环境。
  • 促进生态平衡:道路绿化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促进生物多样性。

2.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

为了保证道路绿化的效果和可持续性发展,我们需要遵循以下设计规范:

2.1 绿化带的设计

绿化带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划分交通与人行区域,提供一个绿色、美观的环境。在设计绿化带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植被选择: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地植物,提高植物存活率。
  • 绿化带宽度:根据道路的不同等级和功能确定绿化带的宽度。
  • 景观效果:通过合理布局和植物组合,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
  • 管理维护:考虑到植物的生长和养护,设计绿化带的管理维护措施。

2.2 植物配置

道路绿化中的植物配置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绿化带的美观和可持续性发展。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多样性: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增加绿化带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 季节变化:选择具有四季美化效果的植物,使绿化带在不同季节都能展现不同的景观魅力。
  • 生长高度:合理控制植物的高度,避免影响行车和行人的视线。
  • 抗逆性:选择具有较强抗逆性的植物,能够适应车辆尾气和道路边缘条件。

2.3 管理维护

道路绿化的管理维护是确保绿化带长期健康生长的关键。以下是一些管理维护的要点:

  • 定期修剪:对植物进行定期修剪,保持绿化带的整洁和秩序。
  • 浇水养护:根据不同植物的需要,合理浇水养护,保持土壤湿度。
  • 施肥管理:根据植物的需要,定期施肥,提供足够的养分。
  • 病虫害防治:及时发现和处理植物的病虫害,防止蔓延。

3. 道路绿化的案例

下面是一些成功的道路绿化案例,它们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打造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3.1 北京CBD绿化带

北京CBD绿化带位于北京市中心商务区,是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通过精心设计和维护,绿化带成为了城市的绿肺,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场所。

3.2 上海外滩植被改造

上海外滩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为了提升景观效果和环境质量,上海对外滩进行了植被改造。现在的外滩绿化带种植了大量的花草树木,成为了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3.3 广州珠江新城绿化景观工程

广州珠江新城是广州市的城市新区,为了创造一个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广州进行了大规模的绿化景观工程。现在的珠江新城绿地和植被丰富多样,给人们带来了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4. 总结

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对于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合理的绿化带设计、植物配置和管理维护,我们可以打造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关注道路绿化的发展,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篇博文主要介绍了道路绿化设计规范的重要性和意义。道路绿化不仅能够美化城市景观,还能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保护水源,减少噪音,促进生态平衡。为了达到这些效果,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规范。 在设计道路绿化时,我们需要考虑绿化带的宽度、植被选择、景观效果和管理维护。选择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本地植物,合理布局和植物组合能够营造出美观的景观效果。此外,定期修剪、浇水养护、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也是道路绿化的重要管理维护要点。 文章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道路绿化案例,如北京CBD绿化带、上海外滩植被改造和广州珠江新城绿化景观工程。这些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打造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总之,道路绿化设计规范对于城市建设和环境改善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遵循设计规范和管理维护,我们可以创造出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关注道路绿化的发展,不断创新和改进设计规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八、道路转弯半径设计规范?

道路转弯半径是公路专业的术语,由道路转弯中心到转弯道路外缘的距离。常见汽车最小转弯半径:汽车回转时汽车的前轮外侧循圆曲线行走轨迹的半径。道路转弯半径还和路面属性、道路宽度以及交通工具速度等有关。

中文名

道路转弯半径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4.50

小型车

6.00

不同车型最小转弯半径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4.50

小型车

6.00

轻型车

6.50~8.00

中型车

8.00~10.00

8.00~10.00

10.50~12.00

铰接车

10.50~12.50

城市规定

道路类型

城市道路交叉口转弯半径(按道路红线计)按下列标准控制:

主干道

20米~30米;

次干道

15米~20米;

非主次道路

10米~20米。

10.1.7 机动车出入口距城市道路交叉口大于80米,距离桥隧坡道起止线、过街天桥应大于50米。

10.1.8居住区道路红线转弯半径不得小于6米,工业区不小于9米,有消防功能的道路,最小转弯半径为12米。

九、临建道路设计规范要求?

)对主要施工通行通道进行混凝土硬化,硬化宽度以施工总平面图设计为准。硬化厚度考虑场地的实际情况取200,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小于C20。

b)所有主干道设置主干排水设施,所有场地其他地区设置排水次干线路与排水主干线路进行联通,最后排入积水沉定池,经沉淀后排入指定市政管网。

c)所有主干道单行线设置宽度不小于4米,双行道宽度设置不小于6米,在木材场两侧设置不小于6米宽通道,设置消防车道不小于4米宽度

d)由于本工程吊装工作量较大,在临时道路布置时将根据拟建房屋的平面位置布置环形吊装车道车道转弯半径不小于15米。

十、道路路缘石设计规范?

1.路缘石结构致密,质地硬,路缘石耐酸碱,耐气候性好,可以在室外长期使用。预制花岗岩路缘石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不应小于C30。

②石质路缘石应采用质地坚硬石质一致、无裂缝、无风化的花岗岩加工,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石材饱水极限抗压强度不应小于80MPa。

③机制花岗岩路缘加工尺寸,应从长度、宽度、高度、对角线长度、外露面平整度、垂直方正度等方面进行检验,其偏差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机制路缘石表面剁斧、切割纹路应直顺、无死坑、无裂纹。路缘石外倒角或内倒角应适宜,棱角分明,不缺棱掉角。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