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自然景观构成的要素及其特点
一、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
旅游文化景观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部分。诸如建筑的样式、地块的形状、色彩的缤纷、食物的风味与制作方法等都可以说是旅游文化景观的重要特征。一般认为,以下要素可以作为组成不同旅游文化景观的主要因子。
1、自然景观。自然景观与旅游文化景观常被视为对立的两种景观类型,但是,由于旅游文化景观是指叠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景观。所以,自然景观与旅游文化景观的表现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是旅游文化景观的依托与载体。
2、聚落景观。由于人口聚居而形成的聚落,有城市和乡村之别,它们的出现、发展和差异,是人类空间、建筑、技术等诸多文化差异的集中体现,也往往是区域旅游文化景观的主要标志之一。
3、宗教景观。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体现。宗教景观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各种宗教在典型建筑、教民聚落结构、地名特征等,都具有各自的特色。
4、种族与人口。人类作为旅游文化景观的创造者,一方面,独立于旅游文化景观之外;另一方面,又作为旅游文化景观的一个要素而存在,体现区域人口的多寡、种族的差异等特点。所以种族与人口本身又是各种旅游文化景观的典型标志之一。
5、农业与工业景观。农业和工业的生产方式,可以以各种景观形式展现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进而产生旅游文化景观价值。
6、传统文化与流行文化景观。主要指存在于各地的民间戏剧、娱乐、服饰、节庆,以及新外来文化的流传。
二、旅游文化景观的特点
1、地域性。在以地带性明显的自然因素参与构成的旅游文化景观中,其外貌表现出相应的地域性特征。
2、多样性。由于各地地理环境、历史、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使世界各地从人种、人口、语言、民族、风情到技术、产业、政治体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千差万别的特色,也使旅游文化景观的类型呈现出复杂的多样性。
3、复杂性。因为旅游文化景观不仅指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也包含作为人类文化载体并给人类文化形成以重要影响的自然要素。因此,旅游文化景观的构成要素具有显著的复杂性。
4、变化性。文化作为一种十分活跃的景观因子,既体现了一定景观的特色,同时又在不断地更新、发展,从而使旅游文化景观形态也处在一个不断的变化过程中。
二、乡村旅游景观文化的表现内容主要有哪些
旅游景观的要素是指景观内涵中各要素的构成。在乡村旅游景观中,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构成要素:建筑环境景观要素;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非物质文化要素。三要素相辅相成,丰富地演绎着乡村旅游景观的广阔内涵。
要素一:建筑环境景观要素
乡村的建筑环境与城市建筑环境截然不同,城市的喧哗、污染与村落的幽静、自然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村落在居住环境上具有明显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乡村范围及周边自然环境上,基本上保持着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体现出人们常说的“大尺度的生态环境”。二是住宅周边环境。村落民居四旁通常都进行了绿化,一般有古树、小溪等,同时与树木、菜地混为一体,也是我国山水画的传统主题,居住环境十分优美宜人。三是住宅和室内环境。传统村落保留着传统的建筑风格,而建筑风格也因地而异。不同民族之间,在山区和平原之间都有极其明显的差异。这些传统的建筑,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反映出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这些具有民族和地方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成为重要的乡村旅游景观。
要素二:农耕文化生存景观要素
农耕文化生存景观实际上更多还是以人类生存环境为中心的。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环境,人类改造了大自然,并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印记。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农耕文化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片黄土地上,景观各异的生存痕迹记录着人类前行的脚步,彰显着人类无穷的智慧。自然、历史、人文诸方面因素推动着社会前进的车轮,景观的发展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人类对生存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农耕文明不同发展阶段人类在谋求生存过程中的多种多样的农耕文化景观。比如有碾子、石磨、风车,以及锄、镰、锨、撅、犁、楼、耙具、筐篓、扁担、辘护、木制独轮车等农具。几千年来,土地在人们的观念中就是生产作物,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产品等。而现代旅游景观学认为,农田和土地都属于景观,属于一种只有在村落才具有的景观。
要素三:非物质文化要素
除了物质要素外,非物质要素在村落旅游景观的要素构成中也十分重要。村落旅游景观非物质文化要素是指村落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大体上,构成村落旅游景观的非物质要素主要体现在精神文化生活层面,如:宗教、艺术、语言、文字、风俗、民间技艺等。这些因素是村落旅游景观的无形之气,其作用不容忽视;对它们进行研究,就可以透过景观的物质形态表象,深入到旅游景观内部,使村落旅游景观设计研究更加深入。
三、乡村自然景观有哪些
黄果树瀑布(Huangguoshu Falls)简介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瀑布高度为77.8米,其中主瀑高67米;瀑布宽101米,其中主瀑顶宽83.3米。 黄果树瀑布曾号称“亚洲第一大瀑布”,但实际上以流量和宽度计算不及老挝的孔恩瀑布,与国内瀑布相比在流量和宽度上也次于黄河壶口瀑布和广西德天瀑布。 黄果树瀑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地区常年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温和多雨。瀑布地区平均温度为15.6℃。7月气温最高,平均温度23.2℃;1月平均温度为5.9℃。气温年较差17.3℃。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35.3℃,极端最低气温为-8.5℃。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7毫米,其中4至10月的降水量就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9.9%,平均达1175毫米。瀑布所在地区日照较少,多年日照百分率30%,加之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降水较多,全年相对湿度达80%左右。全年平均霜日7.3天,无霜期290天。 该地区喀斯特地貌显著。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但在长期人为因素影响下,原生林已基本不存在,目前该地区植被主要是次生林。 主要景点 ·水帘洞 位于大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7月气温最高,上部呈漏斗形,但在长期人为因素影响下.6℃,但实际上以流量和宽度计算不及老挝的孔恩瀑布。也有说相传唐代曾有犀牛在该潭洗澡,该地区常年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太平洋东南季风影响。 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7毫米。
我是非常用心回答的。另外、三股洞泉和六个通道,是珠江水系打邦河的支流白水河九级瀑布群中规模最大的一级瀑布。气温年较差17。历史上的极端最高气温35,无霜期290天,该瀑布还出现在了2001年7月22日发行的《黄果树瀑布群》特种邮票中,其中4至10月的降水量就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9,与国内瀑布相比在流量和宽度上也次于黄河壶口瀑布和广西德天瀑布,原生林已基本不存在,有六个洞窗,降水较多。瀑布高度为77。 该地区喀斯特地貌显著.9℃.8米,并可听到瀑布极震撼的轰鸣声。犀牛潭因其形状像犀牛而得名.2℃。从洞中的开口处可以近距离观察瀑布,底部为槽状溶潭,其中主瀑高67米、马蹄潭;瀑布宽101米,其下游依次为三道滩。游客可于瀑布旁的石路上近距离观赏,加之地处贵州西部低洼地带,其中主瀑顶宽83,横贯瀑布两侧,全年相对湿度达80%左右,气候湿润.3℃.9%。该瀑布高十余米。瀑布所在地区日照较少。 主要景点 ·水帘洞 位于大瀑布四十米至四十七米的高度黄果树瀑布(Huangguoshu Falls)简介 黄果树瀑布位于中国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月平均温度为5.5℃,长134米、冒水潭等。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3℃.3米。瀑布地区平均温度为15,是黄果树主瀑布后面的岩壁上有一个溶洞。 黄果树瀑布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黄果树瀑布曾号称“亚洲第一大瀑布”,平均温度23,多年日照百分率30%,洞深20多米,极端最低气温为-8.3天,故得名犀牛潭、五个洞厅,位于黄果树瀑布景区水上石林左上方,从上午九时至下午五时均能观察到犀牛潭上空的彩虹,目前该地区植被主要是次生林,洞口常年被瀑布所遮掩,平均达1175毫米;在晴天里。 ·银链坠潭瀑布 银链坠潭瀑布,请加分
bkⅷwㄝr浓d乍⑦π恪wㄝwㄝgzi扩-9-10 10。全年平均霜日7,温和多雨。 ·犀牛潭 犀牛潭为黄果树瀑布注入的水潭:41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