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
1、什么是科学发展观?
答: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 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①、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全面,就是要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
③、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④、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利用所学知识,谈谈为什么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2)我国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水平是很不平衡,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相比发展缓慢,我国农村与城市相比发展缓慢。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协调区域经济发展。
(3)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4、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为什么要以此为核心?
答:核心是以人为本。(意思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原因:(1)、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求,即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人是生产力中最具决定性因素,坚持以人为本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4)、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要求。
5、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五个统筹”――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6、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何重要意义?
(1)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2)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需要。
(3)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7、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答:A、简单来说:(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素质。
B、从经济、政治、文化(或三个文明)的角度来说:(1)经济上: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3)文化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C、从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来说:(1)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经济建设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2)科教兴国战略:加大科技投入;鼓励、引导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引进外国先进科学技术。(3)人才强国战略:加大教育投入,积极培养人才;奖励科技人才;为科技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他们为国家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8、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的道理:
(1)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
(3)体现了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
(4) 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
(5)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6)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9、全面发展的观点体现的道理:
(1)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进步的社会。必须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使三个文明协调发展。
(2)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使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0、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国要坚持哪些基本国策?
答: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对外开放、依法治国。
“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①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②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③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④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⑤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
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
①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
②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
③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④同时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①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现代化建设;
②有利于正确处理和协调社会各种利益关系,尽可能地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
③有利于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思想,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实现经济发展与各项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
④有利于促进劳动者提高素质,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⑤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⑥有利于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
【理论分析】
(一)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政治常识角度看
必须懂得我国国家的性质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必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必须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只有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
只有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才能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
在经济上,必须了解只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真正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经济关系,特别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从政治常识分析
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又要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⑵政府要切实履行政治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从而确保社会稳定。履行文化职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精神支撑。
⑶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各级国家机关应以人民利益为本,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⑷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⑸维护我国的公民与国家和谐统一的关系。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同时,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⑹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和谐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只有运用法律手段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管理经济和社会事务,妥善矛盾和其它社会矛盾,才能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
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党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⑻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处理民族关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必须遵循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⑼坚持党的宗教政策,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的宗教状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广大教徒是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能够做到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
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②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五个统筹”。把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有机结合起来。
③在分配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逐步理顺收入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④提高劳动者素质,积极扩大就业,改善就业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⑤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减少贫困.
⑥建立全民节约型社会.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坚持市场交易原则,加强企业道德建设。
从哲学常识的角度分析(要灵活运用)
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正是针对我们目前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一深刻变化的实际提出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⑵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原理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体现了上述道理。
⑶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整体和部分是相辅相成的,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这就要求我们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和谐社会”的建设要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体现了上述道理。
⑷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和谐就是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协调,和谐社会要求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诸多要素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这是矛盾的统一性的体现;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处于这一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可能有“有利”与不利“”两种前途。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建设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和谐社会,体现了促进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面转化。
⑸认识应该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表明了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认识上的质的飞跃,是一种理论创新。
⑹人生价值包括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建设“和谐社会”需要“人民各尽其能”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各得其所”体现了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而且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的道理。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