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会不会倒闭?

村庄网 2022-05-23 07:58 编辑:admin 167阅读

理论上来说,任何一家银行都有倒闭的可能,但按我国的金体监管体系来看,未来倒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农村商业银行也是一样。

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农商银行,是由辖内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共同入股组成的股份制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是由农村信用社改制而来的,之前农村信用社改制的农村合作银行,以后也要全部改为农商银行。

截至2019年7月,全国农商银行网点总量77258个,占全国银行总量的34.3%,仅次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其中县域(涉及县域均包含乡镇网点)网点约4.9万个,占农商银行网点总量的63.5%,占比过半,相对于市区网点总量而言,县域网点体量更大。

农商银行和国有银行一样,受银保监会监督管理,属于正规安全的金融机构,把钱存在农商行没有任何问题,50万元以下的存款,同样受到存款保险条例保护,本金可以得到全额保障。

我国金融体系监管健全,在历史上确实曾经有过倒闭的情况,一共有两家银行出现过倒闭,一家是海南发展银行,另一家是河北省肃宁县尚村农信社。因为当年监管不够完善,银行为了追求发展速度,没有很好控制债务,最后出现了波产。但两家银行破产均没有对用户产生什么影响。

现在金融体系更加完善了,监管对银行经营的各项指标,包括拔备率、坏账率等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和监控,发生倒闭的风险非常小,即便是有个别地方银行出现资金困难,也能通过大型商业银行托管或收购的方式来妥善解决。

坦率地说,农商银行与城商银行是中国银行界最危险的金融机构,没有之一。

先说农商银行。

其实就是农村信用社改制过来的。最初农村基层没有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以乡镇为营业区域,乡政府组织农民、区乡机构等合股成立的金融机构。

经历多次变更,大约1995年左右,农村信用社脱离各级农业银行的代管,正式独立经营。由于资本薄弱,无法抵御风险,逐步建立起县级联合社,市级联合社。再股份制改革为农商银行。到此,省级农商银行无法推进,因涉及省内税收等问题。

然而,农商银行始终存在管理、风险、老账遗留问题。

管理体制上,农商银行不同程度存在着盲目扩张,抢市场问题,风险控制能力差。

虽然已经没有以前普遍存在的:信用社主任带着公章,走到哪贷款到哪的局面,但也不会改变得太多。

同时,农商银行老账太多,听人说六十年代的贷款(几元,十几元的贷款)都还挂在表内,无法清理核销。

此外,农商银行以市为单位,资本薄弱,抗风险能力差。

最后,农商银行从整体上看是中国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农村乡镇除少数经济发达的重点镇外,只有农商银行有网点),但资金非常分散,各自为政。

历年不良资产不仅收不到利息,始终要产生巨大的财务支出成本。整体不良率虽没有公布,个人估计不会少于30%。这就等于完全依靠庞大存款来周转创造收入。盈利能力及自主消化不良资产以达到巴塞尔协议标准的能力,值得怀疑。

至于城市商业银行?

基本情况与农商行类似,是因为由城市信用社改制而来。也是到市级为止了,无法推进到省。

目前,法律已经允许银行破产清算。而大银行及大多数上市银行,毕竟存在较强的监管,资本雄厚,破产可能性极低,但市级农商银行可就未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