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在服务三农中如何回避金融风险

村庄网 2022-05-27 19:39 编辑:admin 214阅读

构造新的微观组织和机制
制定扶持农村金融的政策和长效机制
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分散机制 农村金融问题的症结——对“国退民进”现象的解释

农村不同层次信贷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同,但正规金融机构所占比重都有下降之势

成都市对农村有什么惠民政策

岁末年终,各大商场消费券、打折券纷纷出炉,刺激群众的消费欲望,近日这股风悄然刮进政界。目前,成都市政府宣布要拿出3800万元给城乡低保户、农村五保户和城乡重点优抚人员每人发放价值100元的限期消费券以促进消费。还在全国民众一片错愕之中,成都市政府紧接着再度宣布从2009年1月4日起,成都市外返乡农民工、2008届以前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此前因企业经济性裁员的失业人员,这3类人群可申请领取成都市政府发放的价值500元的就业培训券。其中市外返乡农民工是培训券的主要发放对象,约为10万人,因此此项政策号称是为农民工兄弟贴身打造。


给普通百姓发放消费券和就业券,这在我国是国内开先河之举,自然引起了巨大的关注。有人高度赞成,称此举是“最透明的惠民政策”;但是也有不少人怀疑其政策效果和其间可能暗藏的腐败行为。


就作者看来,这是个好政策,国家的钱拿来反哺群众,助其度过难关不得不说是件好事情。但是,这项政策是否会如执行者所愿真正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效果,让农民工兄弟真正获益却有很多的细节需要值得考虑。


首先,就业券的领取手续如何规范,领取人的身份如何确认?手续麻烦了会有不太热衷此事的人自动放弃,手续过于简单又怎样来保证就业券真正落到了需要的人手中。并且农民工的居住地大部分是在农村,基层组织松散,如何保证报就业券真正发在他们手中?即使是排除万难,把券发到了手上,农民工进城学习,住宿费,车马费之类的又该如何保证?


其次,500元的就业券可以学习到多少的课程?纵观目前职业教育的价格500元真的是杯水车薪,差额的部分农民工愿意自己掏钱去购买吗?此项政策预计的受惠对象是10万人,每人500,这对职业教育的市场来说绝对是个大蛋糕,如何保证职业培训机构不会在利益的驱使之下推销一些华而不实的课程,欺骗广大的农民工,让农民工根本就的不到实惠?


第三,如何对政府拿出来的资金进行监管,确保在其间不会产生腐败行为,避免有人在源头分钱,在用时卡钱。


第四,农民工拿到就业券之后,如何去选择合适的课程,如果没有专人的指导,乱学一点课程出来能有多大的含金量?能否找到对口的工作?政府既然在发就业券就应该做好准备工作,对口培训,市场差什么就去组织学什么,对口指导就业而不是仅仅发下就业券就万事大吉,如果仅此这样能收到的实际效果就很少。


虽然很多用人对政府发送就业券有不少的疑问,但是还是有更多的人对其大加赞赏。发送就业券用意很好,也是我国惠民政策的新举措赫和新尝试,只是在施行的过程中会遇到的很多困难和问题,这需要政策执行者在实施的过程中以民为本不断改进,争取把这个政策真正落到实处。


发放就业券虽然美中不足但仍需肯定,只有在一次次不断的尝试中我国的惠民政策才会有更好的发展,政府才有更好的作为,人民才能得到更好的实惠。因此,发放就业券虽然美中不足但仍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