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场地选择:选择周围无工农业污染的海滩边建设养殖池。2、放养种苗:放养体壮壳硬、规格整齐、躯体完整的蟹苗。3、合理投饵:及时为青蟹投喂红肉蓝蛤、鸭咀蛤、短齿蛤等饵料。4、水质管理:养殖期间需要每隔3-5天换一次水。
青蟹怎么养殖管理 1、场地选择
养殖青蟹的场地应该建在周围无工农业污染的海滩边,而且海水要达到清新、水体交换自净力强、理化因子稳定、潮差大的要求,pH值在7.8-8.6之间,水温在10-30度之间。
2、放养种苗
青蟹可以在每年6-7月份放养,选择体壮壳硬、甲壳呈青绿色、规格整齐、躯体完整的蟹苗,放养密度根据场地的综合实际条件调整,成蟹的放养密度一般为1.5-3只/平方米。
3、合理投饵
青蟹属于肉食类动物,常用饵料有红肉蓝蛤、鸭咀蛤、短齿蛤、淡水河蛤等,还可以与人工饵料配合投喂,投饵量根据水温、潮汐、水质和青蟹的活动情况灵活掌握。
4、水质管理
青蟹只有在清新良好、溶氧量充足的水体中,才能正常蜕壳和生长,养殖期间需要每隔3-5天换一次水,日换水量为全池水的1/3-1/5,注意进水时流速不能太急。
多肉植物青蟹怎么养 青蟹介绍
青蟹寿,是百合科十二卷属植物。又名青蟹,原产南非,多年生肉质草本。株高3~4厘米,株幅6~8厘米。叶片肉质,排列成莲座状,暗绿色,叶端斜截,截面三角形隆起,分布着10道左右凸起的纵向脉纹,叶缘棕褐色。总状花序,花白色,有绿色中肋。花期夏季至秋季。
养殖方法:
1. 浇水:耐干旱,生长期保持盆土湿润,夏季高温时少浇水,秋凉后保持湿润,冬季保持稍干燥。
2. 光照:明亮光照,也耐半阴。
3. 施肥:较喜肥,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
4. 繁殖:春季播种,发芽温度21~24摄氏度,或与春季或夏季取叶片扦插繁殖。
5. 盆栽摆放:用于点缀书桌、茶几、或博古架等室内半阴处,其似翡翠般的株型,让居室环境更加清新高雅。
螃蟹的养殖技巧
稻田准备
①稻田选择 养蟹稻田必须环境安静,交通便利,能灌能排,保水保肥能力强的粘土或壤土,特别要求水源清净, 不受工业废水、化肥、农药等污染。PH值为6.8—9之间,最佳7.5—8.5, 酸性稻田可用生石灰加以改造。稻田宜长方形东西向,利于增加光照时间,便于管理。养殖稻田最好集中连片,具有一定的规模,每块田面积在7.5—15亩之间。
②沟池开挖 稻田养蟹的田块需开挖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环沟可沿田埂内侧四周开挖,离田埂2—3m, 沟宽1.5—2m, 深0.8m—1m; 田间沟可以以稻田丰产沟为基础适当加宽加深,呈“十”或“井”字形;暂养池长度视田块大小而定,一般宽5—6m, 深1.2m。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要相互连接畅通,开挖的面积要占稻田总面积的15%—20%, 所挖出的土用于加高加固田埂,田埂要求高0.8—1m, 顶宽1m以上, 施工时要压实夯牢。
③水系配套 稻田养殖的用水应与其它农田分开,单独建进水渠道,可选用40cm左右直径的水泥涵管砌成,也可用砖、石等材料建进水渠道。排水则可利用原稻田的排水渠道。进、排水口都要用较密的铁丝网或塑料网封好,以防养殖的蟹逃逸和敌害随水进入。
④防逃设施 防逃是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养蟹防逃设施要求高50—60cm,埋入土内10—20cm, 可用钢筋水泥预制成一定规格的水泥板、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石棉瓦等材料,沿稻田田埂中间四周埋设, 用木、竹桩支撑固定, 细铁丝扎牢, 两块板接头处要紧密, 不能留缝隙, 四角要建成弧形。
⒉苗种培育
①蟹苗选购
要求选用长江水系亲蟹繁殖的蟹苗,每kg蟹苗数在16万只左右,经5天以上时间的淡化处理,出池时盐度在3‰以下,蟹苗体质健壮,规格整齐,色泽纯正,游泳爬行活跃。检查时可将沥去水分的蟹苗用手抓一把,轻轻一握,然后松开手,如立即四处逃去,爬行十分敏捷,则证明蟹苗质量较好;反之,质量较差。
②蟹苗运输 通常采用蟹苗箱装苗,空调车运输。蟹苗箱规格60×30×6(cm)或60×40×10(cm)。箱壁用杉木板做成,每边开一个长方形气窗。箱底和四周用16目筛绢固定好。每只箱装苗0.5—1kg。每5只蟹苗箱为一组,顶部加盖,装苗时,每组蟹箱各层之间要严密牢固,不要留空隙或不平现象,以防蟹苗从缝隙中爬出逃逸。运输中要防止风吹、日晒、雨淋、颠簸。
③饵料培养 为了使蟹苗入池后能摄食到适口的天然饵料,可在蟹苗放养前培养基础饵料,方法是把培育池水温调节到20℃右右,用腐熟的人畜粪施入池中,用量视池底肥度而定,一般每亩1000kg左右,也可在池中泼洒豆浆,用大豆浸泡后磨成浆泼洒3—5天,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7天左右即出现轮虫和小型枝角类,这些都是蟹苗的最佳饵料,可提高蟹苗的成活率。
④蟹苗放养 蟹苗的放前量根据大田仔蟹的需要量决定,一般每667 m2(亩)大田需仔蟹2000—3000只,蟹苗至仔蟹的成活率一般按25%左右计算。暂养池培育仔蟹其蟹苗的放养密度为每 m21200—2300只(约7.5—15g)。蟹苗运到池边后,应先将蟹苗箱放入池水中1—2分钟,再提起,如此反复2—3次,以使蟹苗适应培育池的水温和水质。
⑤仔蟹培育 蟹苗入池后即可均匀地布入附着物,同时开始投喂饲料,大眼幼体阶段投喂鸡蛋黄,每2—3小时投喂一次,进入1期幼蟹后改投鱼糜加豆饼和麸皮,投饲率从100%降至5%—7%,日投喂4—6次。仔蟹培育期间最好能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质达到肥、活、嫩、爽的要求,坚持每日早、中、晚巡塘,观察水的肥度,定时测量水温,经常加水或换水,若遇池中缺氧及时充气增氧。
⑥大田放养 一般在水稻秧苗栽插活棵后进行,此时可测定培育池中仔蟹的规格和数量,如果数量正好适宜大田养殖,即可拨去培育池的围拦,让幼蟹自行爬入大田,如果数量不足或多余要进行调剂,一般每亩稻田控制在2500只左右。为了提高稻田的利用率,还可放养部分鲢鳙鱼种以摄食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一般亩放30—50尾。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