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蒸谷米 -
蒸谷米因为其营养丰富,又被称为“黄金营养米”,戴光强、范志红等营养专家也曾多次对外推荐蒸谷米。
蒸谷米是稻谷经过清理、浸泡、蒸煮、干燥等水热工艺处理后脱壳碾制而成的一种内源性营养大米。
既保住了原汁原味的稻谷香味,又留住了稻谷中的丰富营养。闻起来浓浓稻香,吃起来回味无穷。很多人反馈,吃蒸谷米煮的饭,不需要配菜也可以吃2碗!
- 蒸谷米的营养价值 -
我们平时吃的精白米,在生产上通过层层加工,将富含大量营养的种皮及胚芽去除了,营养留存不到5%。
而蒸谷米通过对未脱壳的稻谷进行水热处理,将谷壳和谷皮中可溶性维生素及矿物质反渗入胚乳当中,并完整保留胚芽,同时优化淀粉结构,减低了升糖指数(所以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营养留存达87%以上。
蒸谷米和精白米的营养留存对比↓↓
水稻的品质包括哪几个方面?
优质稻谷是生产优质稻米的基础,没有优质水稻,就没有优质稻谷,在生产上就难以生产出优质稻米。水稻的品质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1)碾米品质:碾米品质是稻谷在加工过程中所表现的特征特性,与稻米得率紧密相关。是指砻谷出糙、碾米出精。通常以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来表示。糙米率和整精米率属遗传性状。但是也与熟期温湿度、收割等一系列操作以及贮藏条件等有关,很受稻米加工企业的关注。一般糙米率81%以上,精米率72%以上,整精米率62%以上。
(2)外观品质:是指糙米和精米米粒的外表物理特性。具体是指稻米的大小、形状及外观色泽。也就是说,千粒重、长宽比、透明度、垩白的有无、垩白大小、垩白率。目前,国际市场上,长粒型米较受欢迎。
(3)蒸煮和食味品质:是指蒸煮过程及食用时稻米所表现的理化特性和感官特性。如吸水性、溶解性、延伸性、糊化性、膨胀性、柔软性及黏弹性等。蒸煮和食味品质是稻米品质的核心。通过直接品尝鉴定往往有不易定量化和受主观偏差较大影响,现多用测定稻米理化特性来表示。包括:
直链淀粉含量:指精米中直链淀粉的百分率,它是与米饭的黏性、硬度、吸水性等均有密切的相关性。直链淀粉含量低时,蒸煮时干燥而蓬松,色暗,冷却后回生变硬。直链淀粉在粳米中占的比重以20%以下为好。
糊化温度:是指淀粉粒在热品中吸收水分开始不可逆性膨胀时的温度。煮饭所需时间与糊化温度呈正相关。稻米糊化温度高的品种比中、低糊化温度的品种需更多的水和更长的蒸煮时间,而且容易生成夹生饭。1~3级相当于高糊化温度,6~7级相当于低糊化温度。
胶稠度:是指稻米淀粉胶体的一种流体特性,它是胚乳的淀粉中直链淀粉含量以及直链淀粉性质的重要反映,是用来衡量米饭软硬的指标。一般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米胶稠度大,做出的米饭柔软。一般优质米胶稠度要达到60~70毫米以上,越高表示米质越好。
此外,米的延伸性与蒸煮食味品质也有一定关系。一般要求米粒向长度延伸而不是向横向膨胀。这与遗传性有关系。
(4)营养品质:主要是依靠稻米中的蛋白质和人们必须的氨基酸含量及组成来衡量。大米中的蛋白质含量为7%左右时,食味好。蛋白质含量高,表示营养价值高,但大米的食味变差,适口性不好。蛋白质含量除受大米本身的遗传因子影响外,受环境因素和栽培技术影响也很大。
(5)卫生品质:主要指水稻栽培环境(土、气、水)污染和栽培措施不当,造成的对人体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及有机化合物的残留高低(按国家有关水稻优质米生产的卫生标准和环境标准要求)。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