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大锅饭坚持了多久?
大锅饭大概坚持了10年,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人民公社”的出现,同样是与“大跃进”加速工业积累密切相关的。
合作社时,农民的口粮是分到一家一户的。而进入大跃进、人民公社后,口粮就由公社、生产队掌管了。这也就是今天遭到非议最大的办“食堂”、“大锅饭”。当时“大锅饭”是相对于口粮分配到一家一户小锅做饭的,“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
进入60年代-70年代,“大锅饭”(平均主义)现象,仍然存在,这导致了消极思想的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导致内耗现象严重。后来就废了。
二、农村大锅饭米饭怎样做?
3.准备工作:
先把白米洗净、泡一下水。备用。
4.洋葱切小块、备用。
5.蒜头剁碎、备用。
6.虾子洗净把壳剥开、虾身、虾壳、留著备用。
7.鸡肉洗净切小块、备用。
8.白身鱼洗净切小块、备用。
9.青椒洗净、切环状、备用。
10.红椒洗净、切条状、备用。
11.制造汤头步骤:
准备一个小锅子、装入700ml的水煮开、
把切好的鸡肉在煮开的热水里汆烫、鸡肉捞起备用。
12.同一锅里、放进虾头和虾壳。
13.再放进西洋芹和大葱。
14.放入洋葱、中火煮约五分钟。
15.再把锅子里的熬汤材料捞起、去掉、留下汤汁。
16.最后在汤汁里放入番红花、转小火煮2至3分钟。
17.汤汁已呈现美丽的黄颜色后、熄火。
把汤汁杂质过滤乾净、备用。
18.制造大锅饭步骤:
找一个浅底的平板锅、放进适量的黄油、开最小火。
19.加入蒜头、洋葱炒至半透明。
20.再放进汆烫过的鸡块、一样小火炒。
21.鸡肉的香味出来后、洒些适量的胡椒盐。
22.再把泡过水的白米加入、小心翻炒。
23.煮好的汤头700m(留下150ml最后使用)其馀分次慢慢倒入白米里面、在炒白米的过程一定要小火、汤汁乾了马上再加入。
24.650ml的汤汁都放入炒后、加入盐、糖、调好味道。
(这时的白饭还是湿湿..黏稠状态哦~)
25.把剩馀的主材料虾、白身鱼、青椒、红椒、全美美的排在米饭上面。
26.然后剩馀的汤汁150ml全加入浇在米饭里、整体洒入适量胡椒盐。
27.最后用铝箔纸把米饭盖著封住、继续小火蒸熟白米、大约十分钟左右吧。
28.稍微打开铝箔纸若是白米的蕊未熟、再稍微加点汤汁、继续蒸熟、即可熄火。
三、农村大锅饭时代有几年?
1958下半年-1961年。
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
1958下半年-1961年。大锅饭是对分配方面存在的平均主义现象的一种形象比喻,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吃国家的大锅饭即企业不论经营好坏,盈利还是亏损,工资照发,企业工资总额与经营效果脱节,二是职工吃企业的大锅饭,即在企业内部,职工无论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不会影响个人工资分配。
四、农村大锅饭谁提出的?
问题:农村大锅饭谁提出的?
答题:那是在生产队时期的事,出工不出力,大帮轰,大锅饭,而产生的叫法,不是谁提出的。那时生产队,叫社员,有场院,饲养场,队部,统一上工,统一派农活,统一收工,争工分,下雨天就是雨休,干的好,干的坏,分的不清,所以称大锅饭。
五、农村大锅饭和城里的区别?
农村的大锅饭是用柴火烧的,这样做出来的饭吃起来是别有一番滋味的,很好吃。城里的大锅饭相反没有小炒好吃。一般都是学校,单位有食堂的地方才有。
六、农村大锅饭的粉条怎么煮?
大锅饭的粉条要多放水,油盐酱醋都要比平时的量多一些!
七、农村大锅饭用的烧火是什么油?
农村大锅饭用烧火是柴,他们不会烧油,因为成本太高
八、70年代农村吃大锅饭的电影?
《相思女子客店》是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剧情片,由董克娜执导,张小磊主演,于1985年上映。
该片根据古华的小说《相思树女子客家》改编,讲述了南方某偏远山区,女青年张观音锐意改革,把工农兵宿食店改造为“相思女子客店”,为南来北往的旅客提供优质服务,却遭到守旧派攻击,不得不含恨远走他乡的故事。
九、你吃过农村烧柴做的大锅饭吗?
我是农村长大的,吃过几百口人吃饭的大锅饭,那时候提倡共产主义,真的不错!挺好的!。
十、大锅饭文案?
自从开始工作之后,好像越来越想念大锅饭了,曾经最嫌弃的就是自己家做的这种饭菜,特别的向往可以去饭店品尝一道又一道精致的美食,但当真正的品尝之后,反而会想念那种最简单最质朴的菜肴带给自己的家的味道,很怀念过去的时光。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