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08年11月5号国务院常务会如何体现财政作用
08年11月5号国务院常务会如何体现财政作用
1、财政资金用于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医疗卫生、文化事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等措施体现了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财政资金用于农业、工业、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村和灾区的发展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不利影响,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体现了财政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的作用。
下阶段我国经济工作中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提几条合理化建议
1、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国家宏观调控,审时度势,根据危机发展状况和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经济平稳快速增长。要把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
2、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切实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包括内需与外贸、消费与投资、分配与消费以及产业、城乡、区域结构,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推动经济增长向内需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拉动转变。增加农民补贴,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对家电、农机、汽车、摩托车下乡以及汽车、家电“以旧换新”给予财政补贴。
3、发挥税收作用。对购买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拉动消费增长。
4、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把扩大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本立足点,既有利于拉动当前经济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5、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中央财政要优化支出结构,加强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统筹兼顾,促进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6、注重标本兼治、远近结合,综合协调、相互促进,把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振兴产业、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社会保障结合起来,把增加投资和刺激消费结合起来,把克服当前困难和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把拉动经济增长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对于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应对危机。
个人管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帮上您的忙。
附:中国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
一是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二是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沼气、饮水安全工程和农村公路建设力度,完善农村电网,加快南水北调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大型灌区节水改造。加大扶贫开发力度。
三是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客运专线、煤运通道项目和西部干线铁路,完善高速公路网,安排中西部干线机场和支线机场建设,加快城市电网改造。
四是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推进中西部地区特殊教育学校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
五是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支持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
六是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
七是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
八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高明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提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标准,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低收入群体等社保对象待遇水平,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
九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十是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
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为加快建设进度,会议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明年灾后重建基金提前安排200亿元,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总规模达到4000亿元。
二、农村道路、交通的变化有哪些
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第一,路况。路多了,路况好了。
第二,车况。车多了,机动车多了,人力车少了。
第三,人员。人少了,农民少了,城里人多了。
第四,运输对象。农用物资少了,现代化的生活物资多了。
三、政协委员提案《加大乡村道路的管护》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是管护的道路点多线长,人力不足;
二是管护的道路年久失修,维护资金不足;
三是管护人员待遇偏低,缺乏专业人才。
四是管护手段落后,维护设备陈旧。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