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个中央一号文件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要点及解读
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8中共中央又连续十五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
该文件是针对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增长缓慢的情况,为了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尽快扭转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而制定的法规。
核心内容包括:集中力量支持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搞活农产品流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减负提供体制保障;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解决农村贫困人口和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加强党对促进农民增收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增收政策落到实处。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文件要求,坚持 “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核心内容包括:继续加大“两减免、三补贴”等政策实施力度,稳定、完善和强化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农村土地承包政策,坚决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和生态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竞争力;改革和完善农村投融资体制,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
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
这份文件是为了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制定的法规。
核心内容包括: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
文件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核心内容包括: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8]1号)
该文件是为了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而制定的法规。文件要求,按照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要求,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努力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切实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核心内容包括: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六、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
该文件是为了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而制定的法规。文件要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核心内容包括: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加大力度扶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1号)
该文件是为了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而制定的法规。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是体现城乡统筹战略最突出的文件。文件要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继续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新的贡献。
核心内容包括:健全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协调推进城乡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八、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
该文件是为了加快水利发展,切实增强水利支撑保障能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制定的法规。文件强调,要力争通过5到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体系、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制度体系。要坚持五个原则:一要坚持民生优先,二要坚持统筹兼顾,三要坚持人水和谐,四要坚持政府主导,五要坚持改革创新。
核心内容包括: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和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搞好水土保持和水生态保护,合理开发水能资源;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建立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用水效率控制制度,建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积极推进水价改革,不断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突出强调部署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文件要求,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核心内容包括:加大投入强度和工作力度,持续推动农业稳定发展;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改善设施装备条件,不断夯实农业发展物质基础;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内容解读:该文件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位置,在政策设计上,明确“三大指向”强农惠农富农,在总体思路上,提出“三强三保”。围绕强科技保发展、强生产保供给、强民生保稳定,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奋力夺取农业好收成,合力促进农民较快增收,努力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是为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而制定的法规。文件要求,按照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的工作目标,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政策扶持力度、科技驱动力度,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优越性,着力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大好形势。
核心内容包括: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多元服务主体;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有效保障农民财产权利;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内容解读:在该文件中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探索建立严格的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耕地准入和监管制度;全面开展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以14个字概括了2013年农业农村的工作目标:“保供增收惠民生、改革创新添活力”,综观一号文件的要求,涵盖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机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公共服务等等方面,从农民关切到社会热点,文件一一回应。
十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是为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而制定的法规。201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定政策、改革创新、持续发展的总要求,力争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突破,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取得新成就,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为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强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建立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改善乡村治理机制。
内容解读:201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给出了破题之策:鼓励农户流转土地经营权,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坚持家庭经营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成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大平台、新亮点。文件提出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正式提上农村土地制度和产权法治建设层面,再一次推动农村生产力的大释放。
十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2015年2月1日)
该文件是为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意见。
核心内容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内容解读:2015年一号文件分两个板块,前面提出三个任务: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后面则是实现途径:改革是动力,法治是保障。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最重要的内容,首次提出要把追求产量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首次写入加强转基因科学普及;首次回应国内粮食进口过多;首次引入农村法治建设。中央一号文件“姓农”,始终关注“三农”问题,2015年一号文件也不例外。一是加快农业转变,必须尽快从主要追求数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到数量质量效应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上来;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三是农村土地确权。文件再次强调三个前提: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分类实施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
十三、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是为了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而制定的法规。
核心内容包括: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领导。
内容解读:2016年一号文件强调要用发展新理念破解“三农”新难题,四个“首提”值得特别关注。“发展新理念”首次进入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五大理念”;首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强调“农业绿色发展”;提出“产业融合作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手段”。
十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是为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而制定的法规。文件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协调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力争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迈出更大步伐。
核心内容包括:优化产品产业结构,着力推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夯实农村共享发展基础;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激活农业农村内生发展动力。
内容解读: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从各方面谋划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在促进供求总量平衡的同时,注重提升质量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调整生产结构的同时,注重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三产融合,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在突出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注重体制改革、机制创新,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十五、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该文件是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制定的法规。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核心内容包括: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内容解读:《意见》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强调,从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强化乡村振兴投入保障、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方面进行安排部署。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做到认识统一、步调一致,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在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在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在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