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对坟地搬迁有什么政策没有?
目前,关于坟地搬迁补偿,没有统一的标准,需要根据当地政府制定的有关规定来确定,一般补偿标准是几千元。
一般的土地补偿标准:
一、土地补偿费
土地征收的土地补偿费是如何计算的呢?土地补偿费一般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二、土地征收的安置补助费
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三、青苗补偿标准
对刚刚播种的农作物,按季产值的三分之一补偿工本费。对于成长期的农作物,最高按一季度产值补偿。对于粮食、油料和蔬菜青苗,能得到收获的,不予补偿。对于多年生的经济林木,要尽量移植,由用地单位付给移植费;如不能移植必须砍伐的,由用地单位按实际价值补偿。对于成材树木,由树木所有者自行砍伐,不予补偿。
四、其他附着物的补偿标准
征收土地需要迁移铁路、公路、高压电线、通讯线、广播线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有关部门进行协商,编制投资概算,列入初步设计概算报批。拆迁农田水利设施及其它配套建筑物、水井、人工鱼塘、养殖场、坟墓、厕所、猪圈等的补偿,参照有关标准,付给迁移费或补偿费。用地单位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它非农业建设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
二、国家对农村土地政策?
完善土地征收制度,缩小土地征收范围,探索制定征收目录,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用地范围,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
政策解读: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可是现实中,某些地方政府以公共利益为名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却将土地用于房地产开发、企业项目建设等。而在对农民补偿方面,国家规定土地补偿费和土地安置补助费加起来,不超过土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30倍。如果按照农业种粮的用途进行补偿,按一亩平均毛收入1000元来算,每亩30倍才3万元,可被征收后建成楼房,一平米就要卖5000元!
建立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赋予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权能,明确入市范围途径。
政策解读:近些年,一些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靠“卖地”,可是土地资源终归是有限的。有一些城市在扩张过程中需要并入一些周边的农村,这就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需求之一。把类似于村办企业、工厂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入市制度,并与国有土地“同权同价”,农民可以利用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实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保值和增值!
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探索进城落户农民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宅基地,改革宅基地审批制度。
政策解读:试点宅基地改革,基本原则是一户一宅,未来针对历史原因形成的一户多宅或宅基地闲置,国家可能采取的措施会“很简单很暴力”——征税!超过标准、面积过大的宅基地也要征税!对人均耕地少,二、三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原则上或不再进行单宗分散的宅基地分配,而是通过集中建设农村公寓、农民住宅小区落实一户一宅。而对于那些在城镇落户的农民,他们村里的宅基地可以在“自愿”的前提下,有偿退出,由村集体出资购买。河南省近日已经出台政策,要求各地市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资金库,对自愿退出宅基地且不再申请新宅基地的农民,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助。
三、国家对农村的政策有哪些?
政策一:三权分置。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于深化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引导和促进资本向农村农业集中;
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和农业产业的结构优化,促进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切实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抗风险能力。
政策二:乡村振兴。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现状亟待解决,具体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逐年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明显,教育、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等方面。
政策三:粮改饲。粮改饲,是农业村业部开展的农业改革,主要引导种植全株青贮玉米,同时也因地制宜;
在适合种优质牧草的地区推广牧草,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将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调整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政策四:化肥农药零增长。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2018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2016年全国农药使用量实现负增长,2017年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三五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目标。
政策五:互联网+农业。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政策六:农业领域APP。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又称PPP模式,即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运作模式。
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利用资本推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这就是一次战略行动。
政策七:农村三产融合。2016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新型城镇化为依托,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并就发展产业融合方式、培养产业融合主体、完善产业融合服务等方面作出了全面部署。农业三产融合正式进入快车道。
政策八:返乡创业。截至2017年9月,全国返乡下乡创业人员已有700万人,其中农民工480万人,占比达68.5%。农村双创人员82%以上创办的都是农村产业融合类项目;
广泛涵盖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特色工艺产业等农村一二三产业,并呈现交叉融合、竞相迸发的态势。
政策九:循环农业。我国农业在世界上创造了用7%的土地养活22%的人口的奇迹,但农业也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资源消耗源,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巨大资源的浪费源;
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节能减排、降低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农业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政策十:土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关乎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相较水污染、空气污染,防治难度更大。
四、国家对农村养鸡有些什么政策补贴?
国家鼓励农民养鸡。地方政府加大力度扶持主导产业。
1、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本地区的主导养殖业,对主导产业进行补贴扶持。但各地的情况不同,有的地方将养鸡作为支柱产业大力扶持,有的地方将养牛养羊作为主导产业进行扶持。
2、地方政府扶持养殖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养殖贷款贴息、有的是无偿建小区让养殖户入住养殖、有的是解决加工机械,等等。
如果养鸡是地方政府的主导养殖业,养鸡户饲养数量达到了地方政府的要求,就会得到地方政府的扶持。
五、国家对农村养殖猪有什么政策?
1.能繁母猪饲养补贴:今年每头补助50元。
2.实行生猪保险补贴:饲养优质能繁母猪每头每年交保费6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48元、养殖户承担12元,保额为1000元;饲养商品猪每头每年交保费10元,其中财政每头承担7元、养殖户承担3元,保额为400元。
3.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补贴:年出栏300-4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10万元;年出栏500-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25万元;年出栏1000-1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50万元;年出栏2000-2999头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70万元;年出栏30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每个场平均补助80万元。以上补助,必须达到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自繁自养场,由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由财政兑现补助。
4.人工授精液补贴:每窝补助20元,今年只限于达县试点。
5.疫苗补贴: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一类疫病的疫苗实行补贴。
六、现在国家对农村养殖政策有哪些?
国家对种植业主要是基地种植的粮食、蔬菜、干果、鲜果予以适当补助,财政补贴范围根据项目实际需要,重点项目的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高于300万元、不低于150万元;一般项目的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高于150万元、不低于75万元;合作社年度财政补贴资金不低于45万元。财政补贴资金总额不超过项目建设总投资的40%。 2007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出台了一批养殖业惠农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保险和补贴、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生猪规模场标准化改扩建、生猪良种补贴等,绝大部分针对生猪生产,其中涉及到家禽的只有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中对部分种鸡场进行扶持,扶持标准是年存笼种鸡3万羽以上、年孵化鸡苗400万羽以上、经省畜牧水产局审核验收后发给《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鸡场。
七、国家对农村会计有补助政策吗?
国家对农村会计没有补助政策。村会计退休就是各村各补不同所行,不会补很多。穷村每月补给100多元,富村每月补给200多元,是说现在,以前每月20元。总的做会计不有地位,当书记和当村主任退休,镇政府有给予退休费,现在每月有500元多,以前每月只是150元下。我说的是我市28个镇都差不多范围。中国这么大,不是我住市的确不知他们补多少钱,这要不是国家政策,是各镇各村自定的补贴。
八、国家对农村稻场硬化的扶持政策?
一是价格提高。2月28日向社会公布了早籼稻和中晚籼稻的最低收购价,每斤提高一分钱,这是连续三年调低的情况下适当提高。
二是增加投入。农业农村部会同财政部整合现有资金,主要整合了耕地轮作休耕试点、农业社会化服务、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一共36.7亿元,支持主产区来恢复双季稻。
三是上下联动。不仅是中央财政拿钱,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早稻生产的支持。例如,江西拿出产粮大县奖励25%的资金支持早稻生产,湖南省级财政安排2亿多元,支持早稻生产,主要用于集中育秧和机插秧。
九、国家对农村平坟是什么政策?
我个人认为殡葬改革的重点是深埋而不是火化。理由:
1、火化成灰用一方盒入地,千年后我们的后人就无从研究我们这代的体貌特征等等相关方面的东西,使人类进化变化研究断代。而深埋则完全保全了这些。
2、深埋一方面不占用可耕地,另一方面可增加地里的有机肥料,同时相应减少目前火化后又入棺而增加的费用。必竟中华几千年的殡葬习惯如此,而这种习惯又恰恰为史学界考古提供了大量的实物标本,具有相当的史学价值。
十、国家对农村电气化有什么政策?
各个地区存在差异,因此各个地区补贴的政策也不相同,下面就以北京为例为大家介绍:
1、直补到户
市区两级政府的补贴直接拨付给电力公司,电力公司以代政府发放的方式在采暖用户用电时进行抵扣。并通过自主研发的“电采暖用户补贴发放系统”,通过系统自动将补贴发放到村民用户的电表当中,实现补贴实时到户。也就是说,这项补贴不需要申请,直接由电力公司把你的补贴度数打到你的电表了。
2、电价的优惠及补贴
农村地区的采暖季为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采暖季期间平段电价为0.4883元/度,谷段电价为0.3元/度。据市发改委获悉,自本月起,全市“煤改电”自采暖用户执行较低电价时段并延长3小时。
峰时价格:0.4883元每度;谷时价格:0.1元(0.3元的基础上,市区各再补贴0.1元一度)
21点至次日6点;(改前9小时)20点至次日8点;(改后12小时)
3、取暖设备的补贴
空气源热泵采暖设:
由市区财政补贴90%,改造农户自筹10%,每户最高补贴金额2.4万元,剩余超出部分由农户自筹解决。
电网以及线路改造补贴:
(1)村里的电网改造由市电力公司承担70%,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承担承担30%,农户无需花钱。对于农户家里的线路改造,由政府制定补贴政策,每个地区不一样。
(2)对于村里不进行煤改电,但农户自己要求煤改电的,市财政按照取暖住房面积每平方米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每户补贴金额最高1.2万元。
但是有些地区煤改气进展缓慢,农民对“煤改气”有顾虑,不愿意安装,我认为他们主要有以下顾虑,影响了他们安装的积极性。
1、初次安装成本高,一次性花费大。正常条件下安装费在2700元左右,如果安装管道比较长,还得缴纳超长的费用。对于农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2、天然气用量大,价格高,长期使用并不便宜。与煤炭相比,无论是做饭还是取暖,天然气使用方便、干净卫生。但是农村砖砌的房子由于没有保温层,保温性较差,要是烧天然进行取暖,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而且,天然气价格可能会不断上涨,农民使用天然气造成的负担可能会一年比一年重


- 相关评论
- 我要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