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住宅中的典范——四合院,你知道多少呢?

269 2023-02-17 20:55

中国传统住宅中的典范——四合院,你知道多少呢?

四合院又称四合房,是一种中国传统合院式建筑,其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故名四合院。自明代正式建都北京,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时期,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了。 

四合院是北方地区主要是北京的民居形式,从古代居住理论来讲,它最符合“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的模式。汉代刘熙论“宅”:“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四合院,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是中国古代建筑精神的最高境界。

简单地说,这是基于古老的“天圆地方”的学说。《周易・说卦传》:“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坤为地,为母,为方。”“圆”,象征天上之万象变化不定;“方”,象征地上万物各有定形。在对宇宙结构的认识方面,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就是“天圆地方”说。这是与当时人们的肉眼所能观看到的范围和水平相联系的。

北京的四合院建筑,是以民居的形式来体现“四方”观念的典型。既然四方,那在一个院子中,当然要在四面都建成房,这样,中间自然形成一个院子。而按照五行理论,土居中,所以,四合院中为土地,且正中位于全院的中心。所谓“地方”是说方形的地有四个边、四个角,正与地(东、南、西、北)、四隅(东南、西北、东北、西南)相吻合。在四合院的四个边、四个角都有所布置,这就形成了整体的和谐。

从文化背景来讲,这与《周易》思想密切相关。“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周易・说卦》)所谓“向明而治”,就是“向阳而治”。由此形成了中国古代所特有的“面南文化”,就连地图上的方位也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因为它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的方法绘制而成的。至于建筑,也多是坐北朝南而建。

北京四合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古代中国人智慧的结晶。它虽为居住建筑,但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北京四合院的优点和缺陷是什么?

旧时的四合院,整个院子一家人居住。家中的长辈都是住在北屋的正房和耳房,子孙辈住在东西厢房,仆人住在外院的南房或后罩房。

在几个院落组成的深宅大院中,长辈居住中间的位置,间数也多,而且宽敞明亮,子孙在两侧的屋里,房间少一些,且相对低矮。

仆人的住房、马号、厨房等坐落在整个院落的最南边,库房以及女仆的住房位于院落最北部的后罩房。

这样一种布局,既有实用方面的考虑,也有特定的文化含义。例如整个院落的大门在南边,马号设置在一进大门的院落比较方便。

一般男仆不经允许是不准随便进入内院的。所以也只能住在最南边的外院里。

库房安排在最北边的后罩房,中间隔着几个院子,离前边的大门很远,易于防贼防盗。

女仆住在后罩房,与男仆的住房保持一定的距离,很符合封建社会男女之大防的戒律。

北京的四合院有很多优点。四合院都有一个比较宽敞的院落,里面既可以种植花木,摆设鱼缸,也可以作为儿童、老人的娱乐场地。

冬天阳光充足,院里各屋既有分隔,相距又不远,便于家人起居。

四合院房屋采用抬梁式的砖木结构,屋顶比较厚,抗震性能较好。

夏天院内搭上凉棚可以防止烈日暴晒,办红白喜事时也有足够的地方在院内搭喜棚。

冬天糊上窗户,挂上棉门帘,可以防风防沙。

四合院的安全性也较强,以屋墙、院墙四面围合,使外人不经大门难以入院,既防盗,又减少了外界环境的干扰。

当然,万事有其利必有其弊,四合院也是有它的缺点的。首先是东西厢房和南房不象北房的朝向那么好,南房朝北,阳光不容易照射室内,东厢房夏天西晒,西厢房夏热冬冷。院内房屋朝向不好的占四分之三,这自然是一大缺点。

其次是缺乏功能分区。四合院内各间房屋是按家庭成员的身份划分的,祖父母、父母住北房,儿孙住东西厢房,起居室、餐厅则没有具体的划分,尤其厨房、浴室和厕所没有具体的规化,因此给居民带来了许多不便。

像厨房离餐室比较远,往往要端着菜走过院子。

没有专门的浴室,洗澡自然成了一个不小的问题。

厕所与居室的距离比较远,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有些小院没有厕所,居民只得到胡同里去方便。

旧时四合院内是没有自来水的,居民用水只能到胡同里的井窝子去挑,或者花钱雇人送水。

四合院的院门平时紧闭,家人晚上探亲访友、看戏后回家还要留人给开门,有些不速之客来登门拜访,院里人很难听见敲门声。

四合院的格局本来是适合一家人居住的,但是许多市民因经济拮据,只能几家甚至十几家挤在一个院里居住,这样,各家在干做家务活时相互影响、干扰,很容易产生矛盾。

北京四合院的营造与保护

遍布北京城大街小巷中的古老的四合院,是根据不同地区和社会的不同地位差异而营造出不同类型及制式的传统院落式建筑,从平面布局、外观造型、建筑高度和结构装饰等方面,都已形成一套完整规范的营造体系,包含着丰富的建筑种类及形制,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建筑等级严格的府、邸、宅、第等大型院落,多分布在内城的大片四合院区域内,如恭王府、醇亲王府、顺承郡王府等数十个王府大院和一批贝勒府、贝子府、公主府及国公府、将军府等宅邸院落都是当时极具影响的建筑。

建筑规模大小不同的宅院式四合院建筑,是旧城内分布最多的传统建筑。

以建筑围合式为主体布局的各类寺庙、书院、会馆、学堂等,建筑风格。

传统商家店铺建筑也是多种多样的,历史上多分布在老北京的西单、王府井、前门、大栏栅、琉璃厂等地区。上述建筑院落的布局保留了四合院的特征,共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中种类丰富的传统四合院建筑群落。

北京四合院所特有的另一个无形文化价值,是体现在它是北京历史名城延续数百年历史的传统文化的载体。分布在旧城内连绵成片的四合院等传统建筑,就是北京城市的历史文脉,它见证了历史上曾发生和出现的重大事件以及记载了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光荣事迹。

旧城内经历了数百年沧桑岁月的一批旧时王榭与大量的寻常百姓的宅院,都蕴藏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在北京乃至我国历史上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重要的人物活动和著名的古今文学作品的诞生,都与这些传统的院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从民族历史文化保护的视角观察,经数百年历史而流传至今的四合院,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名城保护价值,而且,它同时它所蕴藏的北京社会历史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挖掘,一旦失去,将会是继北京当年拆除城墙之后的最大损失与遗憾。但是,在旧城内开展四合院保护工作,是一项观巨而复杂的工作,特别是在进一步的工作中,还有诸多的问题和矛盾有待解决。

四合院的保护是一项社会性极强的工作,涉及到政府的多个部门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各级政府和规划、房管、文物、建委等各部门多方面努力。

北京旧城内四合院保护与利用的突出问题是超限度地使用,大部分住房往往是几代同堂、空间有限、生活拥挤,应首先采取外迁的方式,疏解住户,减轻四合院居住压力,然后再实施院落的维修、保护。

旧城内保留至今的四合院,经过市区近几十年的建设发展已今非昔比,部分四合院街区与历史原貌有着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已扩展的市政道路将部分历史建筑及院落被新的道路所占用,因此,已不可能没有丝毫改动地对旧城内所有的四合院进行保护。

对现有四合院的保护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区域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和制度。特别是要结合广大住户使用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

首先是对已公布保护的30处历史文化街区中的四合院建筑就原格局、原形制加以保护,而一般地区的四合院只是保护其传统建筑特色和风貌;前者对其原有建筑格局不加以增改和变动,后者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平面布局进行适量的调整。

其次,四合院建筑的保护,而与文物建筑的保护有所区别,四合院民居建筑的保护工作一定以广大住户现实生活的需要为出发点。其大量的民居四合院建筑,只是保护其建筑规制、原有布局及传统外观与风貌,其内部完全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进行现代化装修利用。

另外,因受历史地域条件的限制,无法改变旧城内四合院区域中居民的居住生活环境。只能在保护四合院整体完整性的前提下,创造条件逐步提高院落内的基础设施水平。但是一些大型市政管线的引进,对四合院的保护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如煤气、热力等管道工艺要求严格的大口径管线设施,限制了四合院的保护,从而不可能全部引入到每个院落。但大多数的四合院地区,可在不破坏院落的整体格局和不影响街区风貌的前提下,引入多种市政管线和设施,并为四合院住户增设家庭卫生间、厨房等生活设施。

总之,老北京的传统四合院历史建筑,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有义务全面保护这份遗产。在北京全力筹备奥运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保护传统四合院的工作就更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