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合院的外形材料功能?

232 2023-03-01 10:08

一、北京四合院的外形材料功能?

北京四合院设计与施工比较容易,所用材料十分简单,不用钢筋与水泥,就用青砖灰瓦,砖木结合,混合建筑,当然以木构为主体标准结构,重量轻,如遇地震,很少会震倒,说明合院是可以防震的。

整体建筑色调灰青,给人印象十分朴素,生活非常舒适。

其它地区的合院也与北京合院是基本相同的,不过有大有小,有高有低,材料相差不多,式样亦大同小异,这些合院是中国人民的重要建筑遗产。

二、四合院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从四面将庭院合围在中间。大四合院从外边用墙包围,都做高大的墙壁,不开窗子,表现出一种防御性。

三、北京四合院属于什么建筑?

砖木结构建筑。

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 如果可供建筑的地面狭小,或者经济能力无法承受的话,四合院又可改盖为三合院,不建南房。

四、在北京四合院中最后一段是属于什么结构

四合院规模不同,大小相差悬殊。但无论大小,都是由基本单元组成的。

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个庭院,为四合院的基本单元,称为一进四合院,两个院落即为两进四合院,三个院落为三进四合院,依此类推。

北京大型四合院(如王府)可多达七进、九进院落,除中路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可谓深宅大院。

由于日照的影响,四面的房子以座北朝南为最好,所以,四合院都以北房为正房,东西两侧次之,为厢房,与北房相对的南房称为倒座房。中型或大型四合院的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

后罩房有时建成二层楼房,称为后罩楼。

两进院落以上的四合院,一般都分为内宅和外宅,由二门--垂花门或屏门联接沟通。

四合院的正房、厢房之间,一般由抄手游廊联接沟通。

抄手游廊是开敞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

四合院的建筑色彩多采用材料本身的颜色,青砖灰瓦,玉阶丹楹,墙体磨砖对缝,工艺考究,虽为泥水之作,犹如工艺佳品。 北京四合院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房方向的房屋各自独立,东西厢房与正房、倒座的建筑本身并不连接,而且正房、厢房、倒座等所有房屋都为一层,没有楼房,连接这些房屋的只是转角处的游廊。北京四合院内宅居住的分配是非常严格的,内宅中位置优越显赫的正房,都要给老一代的老爷、太太居住。

北房三间仅中间一间向外开门,称为堂屋。两侧两间仅向堂屋开门,形成套间,成为一明两暗的格局。 堂屋是家人起居、招待亲戚或年节时设供祭祖的地方,两侧多做卧室。

东西两侧的卧室也有尊卑之分,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东侧为尊,由正室居住,西侧为卑,由偏房居住。

东西耳房--可单开门,也可与正房相通,一般用做卧室或书房。东西厢房则由晚辈居住,厢房也是一明两暗,正中一间为起居室,两侧为卧室。

也可将偏南侧一间分割出来用做厨房或餐厅。 后罩房——中型以上的四合院还常建有后军房或后罩楼,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五、北京的自然条件(气候、地形等)对四合院形成与构造的影响

四合院是北京人的传统民居,从辽代起已初步形成规模,经历代逐渐完善,最终成为近代的民居形式。四合院是由于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决定的,中国人居住的空间里,必须包含着一部分没有房顶的所谓院子,所以生活中人与大自然非常亲近。

四合是指东、西、南、北四面的房屋合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即“院”,当然经济情况稍差的,也有不建南房的,也被看着四合院。

北京的主导风向,冬季是西北风,为了御寒,主要房屋 的朝向向南,是必然的。而且中国的文化传统,也是以面南为上。北京有句老话,“有钱不住东南房”,四合院中的东南房,一般就是身份较低的人使用的。

北京是平原,在帝都规划时,基本上就是划定了整南北的中轴线,街区基本上就是正东西南北的分布,这就为四合院的取向,创造了条件。

四合院的大门的朝向,是根据街区的街道而定,不一定都朝南,但是有档次的四合院,从大门是看不见里面的,大门朝南的,里面有“影壁”遮挡,其它方向的大门,看见的就是其中一个朝向的房屋的山墙,有可能装饰成“影壁”状。

过去四合院的档次是身份的象征,其实北京市的各类建筑,大多数都是不同层次的四合院,王公贵族也没有脱离这个套路。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