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是否了解一精准扶贫的几个方面?

313 2023-01-27 05:24

判断是否了解一精准扶贫的几个方面?

驻村扶贫工作队积极引导鼓励雷州市客路镇东坑村贫困户伍妃料学习新技术,帮助他树立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积极面对现实。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伍妃料不仅脱贫致富,还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种植能手”,对发展种植业也是信心满满。(据4月27日湛江日报)

据报道,贫困户伍妃料,全家5口人,妻子身体不好长期要服药,一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一缺技术、二缺资金,原本生活过得非常困难。

如今,贫困户伍妃料之所以能实现脱贫致富的梦想,缘于他学到“技术”。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贫困户之所以贫困,除了客观原因之外,同群众知识贫乏、观念滞后、视野狭窄、思维陈旧有着密切关系。 诚然,帮扶脱贫纵然有着千万条途径,但是,以笔者看,“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对于精准扶贫工作更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

首先,要注重思想扶贫。所谓思想扶贫,就是要革除贫困者因贫守旧的贫穷思想文化,用先进价值观念改造旧的、迂腐的思想文化观念;用先进思想文化充实扶贫内涵,提升群众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养。

其次,要注重教育扶贫。当下,教育扶贫理应要紧紧抓住“技能扶贫”这个关键点。我们不但要像雷州市客路镇东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那样开展“一对一”个性化技能培训,也要发挥职校教育资源优势开展规模化技能培训,让更多贫困群众掌握和精通一技之长,并以此为基础培养他们未来的职业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实现个人脱贫带动家庭脱贫。

最后,要注重文化扶贫。一些村镇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之中。这些村镇公共文化效能往往较为低下。因此,我们一定要以贫困村镇的文化基础建设作为重点,筑牢贫困村镇的文化阵地,把更多精力、资金投向贫困村镇,不断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生活化、本土化。同时,要注重搭建和完善多元文化活动载体和平台,结合贫困村和农民实际,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文化团体开展文化下乡活动,不断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质量。

1、问家庭收入

这个家庭的收入问题,贫困家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是家庭收入少,难以维持正常生活。家庭经济收入是最重要的指标,主要包括家庭财产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转移收入。

2、问家庭财务支出

询问家庭的财务支出,家庭收入是家庭支出的一部分,主要包括子女的教育资助、医疗费用等,真正了解贫困家庭的真实经济状况。

3、问家庭人口状况

家庭的整体人口状况,包括几个人,年龄、教育水平、劳动技能等等,是深入理解农民的整体情况的家庭,判断家庭有能力发展自己,并确定是否应该利用贫困或扶贫根据当前的贫困水平。

4、问农村干部扶贫进展

以前没有专门的扶贫工作人员,主要是村干部,他们询问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和扶贫工作的进展情况。

5、问农民是否了解扶贫政策

许多贫困家庭不了解政策,现在他们被问及扶贫政策在农村地区,如两个免税和补贴的政策为农村居民,贫困家庭的政策在农村生活津贴等,以了解农民知道扶贫。

看看吃:看看农民吃得够不够,米粉粮油就能满足日常需求。

看看住:观察农民生活环境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看健康: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既往病历等来判断病人是否因病而不佳。

看帮:及时查阅扶贫手册,及时发现问题,检查村干部扶贫工作落实到位,扶贫行动落实到位。

看扶:除了对农民的经济补贴,以下贫困农民的子女教育,就业问题应该一个一个的帮助,帮助农民尽快摆脱贫困。

看现场:看扶贫现场,看扶贫材料的实施情况。

我们想要莲藕节这个精准扶贫的话一定要找到他们的这个困难的所在点,然后进行正确的帮助。

精准扶贫关键的关键是什么

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 有些地方扶贫投入不少,但实际效果不佳,主要原因在于扶贫对象的精准性、因贫施策的科学性不够。而精准扶贫,正是扶贫工作科学性的体现。贫穷是一种系统性弊病,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都要提高精准度,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根上,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理解“精准扶贫”的要义,用我们老百姓的话,就是“对症下药,药到病除”。

其中,精确识别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前提,扶贫工作要到村到户,首先要了解哪一村贫,哪一户穷,摸清底数、建档立卡,被称为精准扶贫的“第一战役”。2014年全国共识别贫困村12.8万个、贫困人口8800多万,并录入扶贫业务管理系统。信息化、动态化管理,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扶贫扶贫,关键是一个“扶”字。给钱给物,只能解一时之困,合理安排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恢复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才能断掉穷根、开掘富源。贫困人口致贫原因各不相同,有的读不起书,有的看不起病,有的住危房,有的没有劳动能力,有的缺乏启动资金,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诺贝尔经济奖得主安格斯・迪顿认为,没有国家与积极活跃的公民的有效互动,就很难形成战胜全球贫困所需要的增长。精准扶贫不是强行脱贫,而是要拔除贫根。用科学的态度营造起扶贫扶志扶智的制度环境,转变一些地区“等靠要”观念,才能解决“人的素质性脱贫”问题,引导民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说到底,扶起贫穷的人们,最终是要让他们自己站立。精准扶贫摆脱了以往社会保障制度中被动盲目投入的趋势,政府着力于建设一个环境,培育脱贫的能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