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吗?

272 2023-11-27 05:10

一、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抵押吗?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是不可以的。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是不可以进行抵押的。

所谓农村宅基地,是指按照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享受使用的、用于建造自己居住房屋的农村土地。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九十九条,下列财产不得抵押:

(一)土地所有权;

(二)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权,但是法律规定可以抵押的除外;

(三)学校、幼儿园、医疗机构等为公益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法人的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和其他公益设施;

(四)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五)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财产。

二、农村户口,退出宅基地有补偿吗?

针对农村闲置宅基地或者想进买房没资金的情况,国家出台了自愿退出宅基地有补偿的政策,即使这样村民也不愿意退出,主要是考虑一下几点原因。

首先,一部分村民是考虑自己的后代。只要户口在农村,村民就能享受免费使用宅基地的权利,村民的后代也是如此,只要不把户口迁出农村就可使用宅基地。一旦退出后,自己的子孙后代就没法再享受这份福利了,考虑到这一方面,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其次,村民是为自己老了考虑。进城买房的村民多半是为自己孩子买的,孩子没结婚还好说,要是孩子结婚后,两代或者三代人生活在一百平方左右的空间里,总归是不方便。再者说,村民年龄大了无法外出打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又高,不如在农村生活。村民考虑到老了有地方落脚,所以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还有,宅基地的升值空间很大。在农村,大家都知道,现在申请宅基地非常困难。为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降低农村改造的成本,很少有能新批宅基地建房的情况。以后不管是拆迁,还是农村社区改建,补偿的费用可能比现在退出补偿要高,所以村民不愿意退出宅基地。

三、宅基地使用权可以继承吗?

具体参照《物权法》第152~155条:

  宅基地使用权是一项特殊的用益物权,是家庭共同共有财产,与家庭关系密切相连,不是个人财产,不能继承。但是即使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人去世了,只要家庭关系存续,其他成员都有使用权,只是不是“继承”问题。

  宅基地使用权具有无期限性,只要是本村的村民,宅基地使用权就不能无故遭到剥夺,这里就要看你们是不是还生活在这村里了。(本答案由猎律网提供)

四、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流转吗?

您好,如果受让方也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则应当认定买卖行为有效。因为根据《宪法》第十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其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农民作为经济组织的成员,対于宅基地拥有的是用益物权,即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所以,如果事后经过农村集体组织同意,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反之,则应认定其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此种情况,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以及进行登记是转让有效的前提。

而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人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是无效的。理由是《宪法》第十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三条 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且宅基地使用权具有人身属性,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无法取得。所以说,现阶段,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还不能够实现依法自由流转,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村房屋及宅基地,仍不受法律保护。

五、我妈有两个儿,大哥是农村户口,我是城镇户口。可以大哥继承宅基地使用权,我继承房屋吗?

不可以哦

宅基地使用权与上面的住房是在一起的,房地一体,不能分开继承

根据自然资源部会同7部门的答复:

农民的宅基地使用权可以依法由城镇户籍的子女继承并办理不动产登记。

根据《继承法》规定,被继承人的房屋作为其遗产由继承人继承,按照房地一体原则,继承人继承取得房屋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不能被单独继承。

《不动产登记操作规范(试行)》明确规定,非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含城镇居民),因继承房屋占用宅基地的,可按相关规定办理确权登记,在不动产登记簿及证书附记栏注记“该权利人为本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原成员住宅的合法继承人”。

六、现在农村户口可以买卖宅基地吗?

根据我国现阶段的相关法律法规,农村宅基地上房屋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才能合法转让:

1. 必须是合法的宅基地上房屋

违法建设是不能合法交易的,无论城市、农村皆是如此。流转的宅基地上房屋必须有合法取得的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宅基地使用权证、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土地登记表、个人建房用地审批表等权属凭证,且符合当地乡村庄规划,不存在违法用地情形。历史遗留原因形成的无证房屋需要流转的,应当先完成确权登记

2. 宅基地流转必须经村委会或者村集体同意

宅基地使用权是由村集体无偿分配给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故此其转让也应当经村集体或者村委会的同意。而村民之间私下交易未征得村集体或村委会批准同意的,通常会被认定为无效转让。

3. 除有特殊地方性政策外,宅基地仅能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转让

个别参与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的县区规定,宅基地使用权可以跨村、镇在县域内流转。但除有此类特殊规定的外,宅基地及其上房屋仅能在本村村民内部转让,更不能向非农业户籍的城镇居民转让。

4. 让方要符合“一户一宅”原则要求

宅基地上房屋的受让方也要符合“一户一宅”的法定原则,或者符合分户建房

5. 转让方流转宅基地后不能再申请宅基地

“户有所居”是农村宅基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转让行为的基础条件之一自然就是转让的一方农民要有地方住,不能在宅基地使用权转让后再伸手找村集体要地。《土地管理法》第62条规定,农村村民出卖、出租、赠与住宅后,再申请宅基地的,不予批准。这就是说,能够合法转让的一般都是闲置宅基地上房屋或者因继承等历史遗留原因形成的合法的“一户多宅”房屋。农民如果将自己唯一的一处居住用房转让出去,就不能再向村集体申请宅基地了。

七、北京农村户口可以有河北宅基地吗?

根据我国土地国有和集体所有制政策,宅基地为集体所有,必须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拥有本经济组织内的宅基地,宅基地!所以,北京户口,也就是户籍所在地为北京的居民,是不能在河北申请宅基地的!故,北京户口是不能持有河北的宅基地的!

八、12336管宅基地使用权纠纷吗?

12336是不管宅基地纠纷的,宅基地纠纷,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村民委员会或乡镇人民政府调解处理,调解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诉讼解决。12336是违法用地举报电话,如果,发现有的人乱占滥用耕地的,可以拨打12336举报电话。依法处理违法用地者。

九、宅基地使用权可以单独转让吗?

农村私房买卖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涉及到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问题。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宅基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使用权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享有的权利,与特定的身份关系相联系,《土地管理法》不允许单独转让宅基地使用权。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所有权是可以转让的,在房地一体的情况下,是地随房走,法律允许宅基地使用权随房屋所有权的转让而转让。此外,《土地管理法》对宅基地使用权的受让主体也有严格的限制,即:宅基地使用权只能转让给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如果转让给村外的人员,这个人也必须要在本村落户并且符合申请宅基地的条件规定。

由此可见,城里人由于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不是宅基地使用权的合法受让主体,是不能够合法地取得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的所有权的。城市居民购买农民房屋的买卖行为不受法律保护,也不能办理土地使用证、房产证等合法手续。

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土地转让管理严禁炒卖土地的通知》

二、加强对农民集体土地的转让管理,严禁非法占用农民集体土地进行房地产开发

农民的住宅不得向城市居民出售,也不得批准城市居民占用农民集体土地建住宅,有关部门不得为违法建造和购买的住宅发放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

十、宅基地使用权转让需要登记吗?

从受让的主体上,可以分为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让。如果受让方也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则应当认定买卖行为有效。《宪法》第十条宅基地属于集体所有,其所有权属于集体,而农民作为经济组织的成员,対于宅基地拥有的是用益物权,即使用和收益的权利,其处分宅基地使用权的行为属于无权处分。《合同法》第五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者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的,该合同有效。所以,如果事后经过农村集体组织同意,应当认定合同有效。反之,则应认定其合同无效。也就是说,对于此种情况,取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同意,以及进行登记是转让有效的前提。扩展资料农村宅基地的使用权可以进行转让的条件1、需经本村村民委员会同意和乡级政府的批准。2、转让人与受让人同为本村村民。3、受让人无宅基地,符合宅基地申请条件。4、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单独转让,须与住房一并转让。另外,转让人户口应该已迁出本村或属于“一户多宅或多房”。5、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如与其他近亲属合户居住。 符合以上条件,房屋买卖才能万无一失。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点击我更换图片